根据数据提供商PitchBook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初创企业共获得6618亿元人民币(约合915亿美元)风险投资。这一数字不仅较上季度增长18.5%,更创下近十年来季度融资额第二高的纪录

Cover Image

然而在这看似乐观的数据背后,PitchBook美国风险投资首席分析师凯尔·斯坦福(Kyle Stanford)却表现出其从业11年来对风投交易最悲观的态度。这种悲观情绪源于对2025年的预期崩塌——原本市场期待届时会出现大规模退出机会,通过IPO和大型并购为投资者及创始人创造巨额收益,继而形成资金回流初创企业的良性循环,这本是硅谷(Silicon Valley)的经典发展模式。

但特朗普(Trump)总统关税政策引发的股市震荡与经济衰退担忧,彻底打碎了这些期待。在全球经济问题导致股价低迷的背景下,初创企业显然不愿选择此时上市。“过去两周发生的种种事件,让所有人期待的资金流动盛宴化为泡影。”斯坦福向TechCrunch坦言。包括金融科技公司Klarna和物理治疗企业Hinge在内的多家公司已推迟或正考虑暂缓IPO计划。

针对第一季度强劲的融资总额,斯坦福指出这并不能真实反映投资者的热情。在上季度美国初创企业获得的6618亿元人民币(约合915亿美元)融资中,惊人的44%资金(约400亿美元)流向了单一企业——OpenAI的超大规模融资。PitchBook数据显示,另有9家融资超5亿美元的企业(包括Anthropic获35亿美元、Isomorphic Labs获6亿美元等)合计占总融资额的27%。

“这些巨额交易掩盖了多数创业者面临的困境。”斯坦福分析道,“许多公司将不得不接受估值下调融资或被大幅折价收购的命运。”自2022年零利率时代(ZIRP era)终结以来,分析师持续预测初创企业将迎倒闭潮。虽有不少企业确实倒下,但更多公司通过成本削减在经济向好环境下维持着增长——尽管增速已低于投资者预期。正如我们此前报道,这些企业正艰难维系,而2025年可能成为又一波倒闭高峰

斯坦福警告:“若经济衰退降临,企业将面临收入与增长的双重打击。”这可能迫使它们以“白菜价”出售或直接破产。当初创企业和投资者都将2025年视为市场转折点时,潜在的经济寒冬或将加速众多企业的消亡进程。


文章标签: #初创企业 #风险投资 #经济衰退 #IPO #倒闭潮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