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固态硬盘(SSD)在长期断电存放后会丢失数据——如果你将备份文件或珍贵资料存放在未通电的SSD中,这可能构成严重威胁。科技博主HTWingNut最新发布的《断电状态下SSD数据保存时长第二年测试报告》再次提醒我们:定期为备份设备通电刷新数据至关重要。
这项持续多年的实验将数据写入SSD后,通过长期断电存放来观察数据完整性变化。需要说明的是,SSD的耐久度评级正是基于断电状态下的数据保存能力计算的,因此这类测试具有特殊意义。
HTWingNut此次对四款SATA接口SSD进行了测试,关键发现令人担忧:经过两年断电存放后,那块重度使用过的旧硬盘不仅出现明显性能衰减,还产生了多个损坏文件。这些迹象表明,这块SSD正在走向“硅基生命”的终点。该视频是去年同系列测试的后续更新,博主承诺将持续追踪这些设备的状况。
测试对象是四款名为“Leven JS-600”的入门级TLC固态硬盘,容量均为128GB,标称写入耐久度为60TB。每块硬盘预先存储了100GB随机数据文件,并保留哈希值用于后期校验。其中两块“全新盘”仅写入测试数据,而两块“磨损盘”已承受280TB写入量,远超标称值。
在第一年测试中,无论新旧硬盘都表现完美。但时间终于展现了它的威力:
全新盘测试结果
断电存放两年后,这块SSD的所有数据哈希值校验完全匹配。但值得注意的是,校验耗时比两年前略有增加。HD Sentinel检测显示其SATA接口性能稳定。然而使用Crystal Disk Info深入检测时,硬件ECC纠错值已超过400次,意味着磁盘纠错机制已干预修复了数百个数据校验位。HTWingNut指出,这种异常“预示着SSD开始衰退”,至少应被视为存储可靠性的预警信号。
磨损盘测试结果
该校验过程已显现性能劣化迹象。哈希审计最终发现4个文件损坏(哈希值不匹配),整个校验耗时从10分3秒暴增至42分43秒。HD Sentinel检测显示存在3个坏道,性能曲线出现剧烈波动。更严重的是,Crystal Disk Info检测到不可修复扇区从0增至12个,硬件ECC纠错值从11745次飙升至201273次。
核心结论
第一年的新旧硬盘均无异常,但第二年重度使用的SSD已出现文件损坏和性能劣化。所谓“全新盘”虽数据完整,但ECC数值已亮起黄灯。HTWingNut计划在2025年底发布第三阶段测试报告。
需要说明的是,本次测试样本量极小,其价值更多在于现象观察而非严谨论证。笔者本人也曾在台湾住所经历过类似情况:迷你PC断电存放约半年后,SSD导致Windows系统无法启动且不可修复,最终通过重装系统才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