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依赖数字助手处理基础查询,甚至将其作为寻求情感陪伴的交互工具。多数使用者会采用更拟人化的交流方式,通过保持语言得体性来营造自然对话氛围。虽然这对多数AI模型都适用,但最近有用户提出疑问:当人们使用礼貌用语与AI互动时,OpenAI需要承担多少额外成本?事实证明这不仅耗费时间,更会徒增电力消耗。
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的回应揭示:对AI保持礼貌的代价远超想象。用户常以接近人类的自然对话方式与ChatGPT交流,以期获得更优质的回复。尽管使用“请”、“谢谢”等敬语可能提升回答质量,使指令更清晰,看似是良性互动,但这些礼貌用语实则会给AI系统带来额外负担。
某用户在X平台发起趣味讨论:与ChatGPT对话时使用礼貌用语是否属于资源浪费?奥尔特曼以戏谑口吻回应道:“数千万美元花得值——谁知道呢?”这番调侃引发广泛思考。多个科技论坛开始探讨:与ChatGPT等AI工具交互时使用礼节性语言,是否会徒增能源与时间消耗?即便单次交互影响微乎其微,数百万次累积效应仍不容小觑。虽然具体数值未必精确,但每个额外词汇都会增加标记(token)计数及能耗。
微软Copilot设计总监库尔特·比弗斯(Kurt Beavers)指出:AI虽无情感需求,但礼貌用语能塑造应答基调。系统会镜像用户的礼节程度,从而影响交互质量。添加敬语确实会增加提示词权重与标记数量,最终提升能耗。但若目标是打造自然得体的交互体验,这种语言修饰或许并非全无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