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人工智能公司(Cal AI)联合创始人、高中生扎克·亚德加里(Zach Yadegari)近日在社交平台X披露,其申请的18所顶尖大学中有15所给予拒信。这位4.0 GPAACT 34分(超过31分即为顶尖水平)的优等生,被数万网友认为败笔在于申请文书。

Cover Image

据科技媒体TechCrunch披露,亚德加里参与开发的AI卡路里追踪应用Cal AI已实现病毒传播,宣称公司年经常性收入达人民币2.2亿元(约合3000万美元)。应用商店数据显示其下载量突破百万,收获数万好评。这已是他的第二次创业成功——此前其网页游戏公司以10万美元售出。

这位少年原本并无升学计划。他与合伙人在旧金山黑客屋开发产品原型的经历,几乎让其成为又一位辍学创业典型。但这段经历反而让他意识到:“放弃大学意味着错过青年时代的重要体验。”

亚德加里公开的文书反复强调“从未计划读大学”,详述自学编程创收经历,并引述风投与导师对其“大学无用论”的认同。转折点出现在某个顿悟时刻:“拒绝传统教育时,我又给自己套上了新框架——典型辍学创业模板。只不过这次引导者从老师变成了风投。”文书结尾处他写道,大学将帮助“提升工作品质”,渴望向活生生的人学习而非仅靠书本。

尽管手握全优成绩与真实商业成就,斯坦福(Stanford)、麻省理工(MIT)、哈佛(Harvard)等15所顶尖学府仍将其拒之门外,仅佐治亚理工(Georgia Tech)等三校发出录取。相关推文获2200万次浏览,3600余条评论中既有批评文书“傲慢”的声音,也有对录取机制的质疑。

最具穿透力的评论指出:名校寻找的是渴求教育且能毕业的学生,而这篇文书读起来像勉强说服自己入学。Y Combinator掌门人陈嘉兴(Garry Tan)现身分享类似经历——因受安·兰德(Ayn Rand)《源泉》(The Fountainhead)影响重写文书遭多校拒绝(后进入斯坦福)。

亚德加里向TechCrunch表示仍在规划未来,但对引发的讨论深感兴趣:“多元观点很有趣,虽然永远无法确知被拒真相。写作时我只希望展示真实的自己。”这位17岁创业者坦言,商业成功并非人生巅峰:“拥有这些后,我意识到人生不仅关乎财务,更在于人际关系与社群归属。”


文章标签: #名校拒录 #学霸创业 #AI应用 #申请文书 #教育争议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