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已终止向OpenAI旗下聊天机器人ChatGPT提供额外训练所需的数据中心租赁服务。这一决定看似出人意料——鉴于该模型的火爆程度,但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本就充满争议。高昂的运行成本、相对较低的回报率、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再加上微软自身令人不适的AI版《雷神之锤2》演示项目,这些因素共同促使这家科技巨头退出了横跨欧美、总规模达20亿瓦特的数据中心项目。
人工智能有时确实能创造价值,比如帮助科学家发现可分解塑料的酶,或是教会机器狗通过模拟神经系统行走。但更多时候,这个术语指向的却是那些能耗惊人的语言模型和图像生成器——它们往往基于未经授权的数据训练,产出质量参差不齐的成果。ChatGPT显然属于后者。据路透社披露,微软大幅缩减数据中心租赁规模的主因,正是决定不再为OpenAI的额外训练需求提供支持。
像ChatGPT这样的模型需要依托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通常由微软等科技巨头租赁)进行训练和运行。无论从资金投入还是能源消耗来看,使用这些数据中心都代价不菲,在当前行业爆发期更是如此。更何况,企业完全可以将这些计算资源分配给收益更高的项目。虽然正确使用(而非过度依赖)大型语言模型确实能创造价值,但终端用户往往看不到背后隐藏的巨大成本。
微软及其投资者已注意到,在中国深度求索(DeepSeek)等竞争对手崛起的背景下,AI投资的回报周期正变得漫长。相比之下,深度求索展现出更高的成本效益,不仅赢得更多青睐,还吸引了包括前英特尔CEO创办的信仰科技公司在内的关注。因此从全局来看,微软收缩数据中心租赁业务并不令人意外。
在美国市场,Facebook母公司Meta正接手微软退出的数据中心租赁份额;谷歌母公司Alphabet则在欧洲采取同样行动。路透社披露Alphabet今年将投入5430亿元人民币(约合750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比华尔街预期高出29%。Meta的AI预算也高达4706亿元人民币(约合650亿美元)。包括微软在内的这三家巨头均表示,此类投入对保持与深度求索等对手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尽管停止为ChatGPT提供额外训练支持,微软强调仍将兑现年度800亿美元AI基础设施投资承诺。该公司表示:“虽然可能在部分领域战略性调整基础设施建设节奏,但我们仍将在所有区域保持强劲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