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素以支持老旧硬件著称,但其兼容性终有极限。据Phoronix报道,内核开发者正提议移除对上古级i486及早期i586(奔腾)处理器的支持,以减轻开发负担。
Linux内核开发者英格·莫尔纳(Ingo Molnar)在RFC补丁讨论中提出,鉴于当前运行这些32位古董处理器与最新Linux内核的组合已近乎绝迹,继续维护相关代码带来的麻烦已远超价值。莫尔纳透露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也持有相同观点,希望“彻底告别i486时代”。具体而言,终止支持将删除内核80个文件中的14,104行代码,并将最低支持标准提升至需具备TSC时间戳计数器和CX8指令集的硬件平台。
这并非突发奇想——早在2022年就有过类似讨论,如今执行压力与日俱增。作为参照,Linux在2012年放弃i386系列支持后,已时隔13年未对CPU架构进行过如此规模的“断舍离”。
i486系列作为英特尔1989年推出的第四代二进制兼容处理器,首创了现代CPU的两大标配设计:大容量片上缓存与集成浮点运算单元。该系列采用1000-600纳米工艺,主频20-100MHz不等,末代产品直至2007年才停产。其继任者i586系列(即初代奔腾处理器)于1993年问世,引入双整数流水线等革新设计,采用800纳米工艺,主频60-66M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