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编程技术凭借“让开发者工作更快速轻松”的承诺迅速走红,但同时也带来了代码量激增的副作用,导致系统崩溃等故障风险显著提高。周一,以色列初创企业Lightrun宣布完成5.1亿元人民币(约合7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该公司开发的观测平台能在问题发生前识别并修复代码漏洞,这笔融资不仅凸显了此类工具的市场缺口,更印证了Lightrun满足需求的能力。
新晋投资方Accel与老股东Insight Partners共同领投本轮,花旗银行(Citi)、Glilot Capital等机构跟投。至此Lightrun融资总额达1.1亿美元,其中包括2021年Insight领投的A轮。虽然未披露估值,但两大迹象显示其发展态势良好:一是客户名单星光熠熠,除战略投资者花旗外,还包括ADP、微软(Microsoft)、Salesforce等巨头;二是产品战略精准契合市场脉搏——2024年7月推出的“运行时自主AI调试器”直击企业痛点:AI虽提升编码效率却引发更多问题,而Lightrun用AI工具反制AI带来的隐患。
Accel合伙人安德烈·布拉索韦亚努(Andrei Brasoveanu)透露,他关注Lightrun多年,正是去年该产品推动的企业业务加速促成投资决定。“一切在去年迎来爆发,”他表示,“AI引爆了企业级需求。”
联合创始人兼CEO伊兰·佩莱格(Ilan Peleg)深谙时机之道。这位曾四次夺得以色列中跑全国冠军的创业者指出,当前市场虽有Datadog等众多观测工具,但尚未实现行业“圣杯”——既要全局掌握生产环境代码,又要预判新旧代码交互风险,且需将对企业运行的干扰降至最低。“代码变得廉价,漏洞却代价高昂,”他坦言行业已到拐点,“AI自动化让开发者提交代码量激增,但故障修复仍高度依赖人工。”
Lightrun的突破在于其工具集能实时监控IDE中的代码,预判其与生产环境代码的交互表现,并在代码部署时自动调整以确保无缝运行。核心在于通过AI模拟提前发现问题并修复。“这正是我们的独到之处,”佩莱格强调。鉴于观测技术与企业多环节的关联性,Lightrun发展路径广阔:既可针对网络安全团队开发专用工具,也能更深度嵌入代码生成环节提升查错效率。
佩莱格表示现阶段将专注IDE领域的工具研发与人才建设:“我们在消除所有威胁系统稳定性的风险。”虽不排除未来开发专项工具,但对于代码助手类产品,他认为“可能列入规划,但仅软件修复本身就足够复杂庞大了”。据统计,当前30%-60%的生产环境问题源自人工或机器生成的代码缺陷,Lightrun正全力打造一套兼容各类代码的通用观测修复方案。佩莱格坦言:“未来代码形态难以预测,但及时发现问题的方法永远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