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持续探索为iPhone和iPad研发卷轴屏技术,用户可通过拉伸屏幕两端实现显示区域自由伸缩。
试想凯撒大帝(或更可能是其侍从)站在罗马斗兽场,手持卷绕在两根轴杆间的羊皮纸宣读法令。如果换成蒂姆·库克(Tim Cook)在苹果总部发布新品的场景,就类似于苹果未来可能推出的卷轴屏iPhone的亮相方式。虽然这项技术不太可能出现在今年的iPhone 17发布会上,甚至最终未必量产,但苹果最新获得的专利“带柔性显示结构的电子设备”再次展现了其对卷轴屏设计的执着探索。
实际上,这已是苹果近十年来在该领域的第五次专利布局。2015年首份相关专利仅将卷轴设计用于可伸缩保护盖,2017年首次出现真正意义上的iPhone卷轴屏方案,2020年则提出了变体设计。最新专利显示,苹果正持续深化这项技术的研究。
专利文件指出:“传统显示器通常采用玻璃基板等刚性结构……这限制了设备在紧凑形态下实现理想功能”,而“柔性显示屏可缠绕于一个或多个卷轴上”。具体方案包括:待机状态时屏幕缠绕于存储轴,用户拉出屏幕时可配备辅助展开轴确保平滑过渡。值得注意的是,专利描述刻意保持宽泛性,强调该技术可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各类设备”。
专利示意图揭示了几种实现方式:部分设计采用纯卷轴系统,允许屏幕完全缩入机身;另有方案结合折叠与卷动特性,甚至出现“刚性屏+柔性卷轴屏”的混合结构。其中核心设计展示了一种横截面结构,使屏幕主体可完全收纳于设备内部。
为确保耐用性,专利特别强调采用“金属、塑料等合适材料”制造,并重点介绍了双稳态支撑结构——这种结构在展开状态下提供刚性支撑,在施加适当弯曲力时又能灵活卷绕。虽然专利图纸未明确展示该技术如何适配iPhone的紧凑内部空间,但清晰呈现了卷轴系统实现超薄形态的可能性。
这项专利的发明人斯科特·A·迈尔斯(Scott A. Myers)此前曾参与“环绕屏iPhone”的专利研发,显示出苹果在柔性显示领域的技术延续性。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苹果年均申请数千项专利,多数并不会转化为量产产品。正如古罗马卷轴终将被电子屏取代,这项卷轴屏技术最终是成为现实,还是停留在图纸阶段,仍有待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