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复杂度、焦虑感和纯粹的混乱程度来看,发行电子游戏的难度堪比策划火星登陆。这就像一场没有明确规则、数千人参与的5D国际象棋博弈——根据某种隐秘法则,确定的胜利会突然变成耻辱性失败,反之亦然。但至少有一条铁律是明确的:千万别把你那款勇敢的小独立游戏和《GTA6》(侠盗猎车手6)这类具有弗里德堡陨石坑规模冲击力的作品同期发布。
当贝塞斯达(Bethesda)上周突然宣布推出《上古卷轴4:湮没》重制版时,无数开发者的绝望可想而知——这颗巨型核弹原本选在了一个相对清净的发售窗口期。独立发行商Raw Fury负责人约纳斯·安东松(Jónas Antonsson)在X平台直言:“对于独立开发者和发行商而言,这种规模的突袭式发售就是噩梦,所有作品或多或少都会被淹没。”该发行商的解谜恐怖游戏《后创伤》(Post Trauma)正巧与重制版同在4月22日发售。
安东松解释道,发行时机选择涉及大量策略部署,而《湮没》这样的重磅作品突然出现可能颠覆所有计划:“我们没有挥霍的金钱和肌肉,所以每件事都经过精心策划,包括根据其他作品发售期来选定发布时间,以最大化获得关注的机会。”他无奈表示:“虽然喜欢这款重制版,但真为我们团队感到心痛。”遭遇突袭的并非只有Raw Fury,策略卡牌构筑游戏《无星深渊》(Starless Abyss)开发者麦克·罗斯(Mike Rose)也在X平台呼吁关注,坦言游戏“正好撞上《湮没》突袭发售的那周”,导致“我们的首发效果不太理想”。
即便没有与贝塞斯达正面撞期的开发者,仍难免受到这条巨鲸掀起的浪涛冲击。《库德洞穴》(Caves of Qud)开发者布莱恩·巴克卢(Brian Bucklew)在Bluesky透露:“《湮没》发售让我们日收入缩水了10-20%”。冒险游戏《玫瑰水》(Rosewater)开发者弗朗西斯科·冈萨雷斯(Francisco González)补充道:“发售当天下午两点后,游戏销量就完全停滞了。”
这已不是近期首次出现类似情况。今年3月,《怪物猎人:荒野》(Monster Hunter Wilds)的(非突袭式)发售就曾引发开发者对销量惨淡的哀叹。虽然提前公布3A大作档期能有所缓解,但中小开发者终究难以抗衡。值得玩味的是,《湮没》重制版其实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贝塞斯达迟迟不官宣的态度甚至把粉丝逼到抓狂,所以这次突袭并非完全无迹可寻。但看着这些被巨头铁蹄碾过的开发者,仍不免让人心生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