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生存游戏爱好者,我由衷欣赏Funcom(方康)在《沙丘:觉醒》中设计的水分补给系统。过去两周25小时的测试体验中,水源问题从开局就令人焦头烂额——这在沙漠星球厄拉科斯上倒不足为奇。而每当你解决一个饮水难题,系统总会呈现新的挑战维度。
当逃生舱坠毁在这颗荒漠星球时,连半品脱(约280毫升)的备用水都没有。最初只能从零星的沙漠植物中汲取水分,这些汁液仅能补充三分之一的水分储备。若不在炙热阳光下寻找荫蔽,脱水速度会急剧加快。想象像保罗·厄崔迪(原著主角)那样在阴影间匍匐前行,同时舔舐植物汁液维持生命——虽然在这个平行时空的沙丘世界里,这位主角根本未曾降生。
随着游戏进程,你会解锁更“高效”的水分获取方式:用自制注射器抽取倒毙敌人的血液,装满小血袋后通过基地建造的血液净化器转化为饮用水。在极端情况下(比如远离基地又濒临脱水),可以直接饮用血袋并承受临时减益惩罚。若真到了生死关头,甚至能宰杀沙鼠饮用其血液——这可是原著中穆阿迪布(Muad'Dib,沙鼠的尊称)的同类。
测试期间我逐渐把NPC当成了移动饮料机:在探索、制作、被沙虫追击的循环中,总会在濒临脱水时突袭拾荒者营地或破开密封湿气的洞窟。通过净化掠夺来的血液,总算能暂时摆脱为饮水而杀戮的命运。当我发现基地附近有个固定刷新的拾荒者NPC后,这个可怜人就成了日常补给站——每次出门先取他性命抽干血液,归程时他刚好刷新。测试期间这位“人形水源”至少贡献了二三十次生命,堪称丝滑的生存体验。
这种严苛的生存机制,反而让后期解锁新水源时更具成就感。当我打造出电子汲水装置,终于告别了舔食植物的原始阶段;可穿戴的蒸馏服更是革命性突破,它能循环利用体液实现自给自足。而测试版未开放的湿度收集器等高级设备,预示着正式版中更丰富的供水体系。
每个水资源管理节点都充满惊喜:首次实现100%水分储备的成就感无与伦比,看着满负荷运转的净水器更令人雀跃。当我在蜗居基地里建起储水槽时,竟油然生出征服了整个星球的豪情——在厄拉科斯拥有富余水源,本就是最辉煌的胜利。
然而需求永无止境:高级矿石与化合物的冶炼不仅需要矿物,更要消耗净水。虽然喉咙不再焦灼,但铸锭工厂正渴望着新的馈赠。那位拾荒者老友的血液,终究还是得继续为工业文明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