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Funcom(趣游)宣布《沙丘:觉醒》将于5月9日周五至5月12日周一举行大规模公开测试周末(无保密协议),让大量玩家能在6月10日新发布日期前体验游戏。粉丝可通过Steam页面申请测试资格,未获自动邀请的玩家还可通过观看全球局域网派对直播获取测试码——该活动将在伦敦和PAX East(东区游戏展)同步进行,官方表示直播期间将发放数万枚激活码。
本次公开测试内容与我们体验的版本一致:包含20-25小时游戏流程,开放哈加盆地南部、东西维米留斯裂谷区域及首章部分剧情。
游戏开局数小时毫不意外地聚焦于生存与建造系统。完成角色创建(需选择初始技能树、母星及出身背景,如贵族或工人阶级)后,贝尼·杰瑟里特(Bene Gesserit)的圣母会下达一项艰巨任务:前往阿拉吉斯(Arrakis)寻找遭皇帝精锐部队萨多卡(Sardaukar)屠杀后幸存的弗雷曼(Fremen)人。旅程伊始便遭遇变故,飞船被火箭炮击落,玩家角色几乎赤手空拳地被困沙漠,所幸有位神秘向导协助度过初期困境。
生存成为首要课题。在香料之外水资源极度匮乏的阿拉吉斯,玩家需从稀少的植物上采集露水勉强维生,同时收集铜、金属等材料制造工具,用于角色装备与基地建设。建造系统要求先部署次级封地控制台,才能逐步搭建地基、墙体、门窗等结构。尽管部分区域禁建,初始地图已相当广阔。
当玩家制作出简易蒸馏服后,水资源管理压力将显著缓解。获得的血液提取器能榨取敌人体液,虽可直接饮用(伴随患病风险),但通过净水装置处理才是上策。烈日暴晒机制同样致命——阳光直射会加速水分流失,迫使玩家寻找荫蔽。昼夜交替系统中,夜间需躲避萨多卡的巡逻无人机。
最具压迫性的环境威胁当属沙虫。穿越开阔沙地时,移动速度将直接影响惊动这头致命生物的概率。一旦遭遇必须立即逃向岩地,被吞噬意味着永久失去背包物品(PvE地图中其他死亡方式允许拾回掉落物)。经历数次葬身虫腹后,首辆沙地摩托的组装成功极大提升了机动性——在这个尚未开放快速旅行的阶段,攀爬系统(任意表面皆可攀登,取决于体力值)、希格线爪钩(类似抓钩)与悬浮腰带(免疫跌落伤害)共同构成了丰富的探索体验。
战斗系统强调近身格斗,包含格挡、闪避、普攻与蓄力攻击等完整动作体系,技能树提供三主动三被动技能槽位。不过测试版敌人种类单一,皆为游荡在荒漠或据点中的无名暴徒。探索哈加盆地时(该区域会因科里奥利沙尘暴定期重置兴趣点,类似PvP地图深漠),笔者发现了开发者曾提及的植物研究站——虽预期是团队副本,首个站点实则为单人可通关的普通据点,但藏有丰厚战利品和世界观音频记录。
随着进程推进,玩家将接触可接取合约或邀请加入阵营(目前仅开放厄崔迪(Atreides)与哈克南(Harkonnen))的NPC前哨站。尽管散布着零散任务,本作本质仍是套着《沙丘》外壳的生存沙盒建造游戏,其真正潜力在于MMO式的终局内容:玩家组建氏族参与周期性阵营战争,数百人规模的立体战役将包含扑翼机、沙地车等载具,而沙虫将成为所有参战方的共同威胁。不过这部分内容未出现在测试版中。
性能表现方面,采用虚幻引擎5的画面虽未启用硬件光追加速的Lumen全局光照,但仍不乏惊艳时刻。目前游戏尚未实装英伟达DLSS帧生成技术,更令人担忧的是即便在高端配置(RTX 5090显卡+锐龙7 9800X3D处理器)下仍持续出现卡顿——这可能是5月20日延期至6月10日的主因。期待开发团队能在最终阶段大幅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