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吉(Bungie)今日在《马拉松》(Marathon)实机演示直播的尾声献上惊喜——一段八分钟的背景设定动画,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淘塞提四号星(Tau Ceti IV)上“跑者”们为财富搏命的残酷生存图景,或者说,他们频繁死亡的循环宿命。一周前我在邦吉西雅图办公室参与为期两天的试玩时就提前观看了这部短片,坦率地说,这是近年来游戏衍生动画中最令我惊艳的作品。

Cover Image

该短片的精良品质归功于阿尔贝托·米尔戈(Alberto Mielgo)——这位凭借《雨刷器》(The Windshield Wiper)斩获2021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导演,此后又因参与网飞(Netflix)《爱,死亡和机器人》(Love, Death and Robots)两集的编剧、设计与执导工作赢得五座艾美奖。

死亡无疑是这部短片的主题:观众将目睹跑者们将意识传输至赛博格躯体,在废弃的淘塞提殖民地展开掠夺。他们的生命短暂得惊人,总是迅速迎来血腥(但颇具视觉张力)的终结。每次死亡后,意识回归本体时会接受“认知锚定测试”——通过辨识具有情感联结的旧物来防止人格解离,这套机制与《银翼杀手2049》(Bladerunner 2049)的基准线校准场景神似,但真正的灵感来源另有其人。

当我看到这个场景时,立即认出了其灵感源自2020年布兰登·柯南伯格(Brandon Cronenberg)执导的冷门科幻惊悚片《占有者》(Possessor)。该片设定在平行时空的2008年,而《马拉松》故事发生在2893年——至少给意识传输技术留足了发展时间。

影片中,安德丽娅·瑞斯波罗格(Andrea Riseborough)饰演的企业杀手会侵占目标亲近之人的躯体实施刺杀。电影核心设定在于:若在宿主体内滞留过久,杀手本体会与宿主人格产生不可逆的融合。为此每次任务后,组织会向她展示童年旧物来进行身份固化——与《马拉松》短片的设定几乎逐字对应。当我向现场邦吉开发者求证时,他们承认《占有者》确实是众多灵感来源之一。


文章标签: #游戏 #科幻 #动画 #电影 #设定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