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方面再度将美国商品关税税率从84%上调至125%。这一反制措施出台时,正值特朗普总统宣布对全球多数国家暂停加征关税90天,而中国商品不仅被排除在宽限期之外,还被加征了125%关税。根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此次加税是在2月份已实施20%进口关税基础上的叠加,使得中国输美商品总税率达到145%。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在声明中指出:“美方对中国商品征收异常高额关税,严重违反国际经贸规则和基本经济规律,背离普遍商业逻辑,完全是单边霸凌行径。”该委员会同时强调:“鉴于当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若美方执意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置评。”
当前关税税率已导致中美双边贸易几近停摆——绝大多数消费者不可能为进口商品支付翻倍价格。这场贸易争端始于今年2月,当时特朗普政府以中国未有效管制芬太尼前体化学品为由,对中国商品加征20%关税。
三月间关税形势相对稳定,但四月初局势急转直下。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商品额外征收34%报复性关税,使总税率升至54%。作为回应,北京同步对美国商品加征34%关税,并限制部分稀土金属出口。此举引发特朗普政府于4月9日宣布再加征50%关税,将中国商品总税率推高至104%。中方随即对等追加50%关税,使美国商品总税率达到84%。
在特朗普新关税生效数小时后,白宫突然宣布对75个未实施报复性关税的国家暂缓征税,却单独将中国商品税率提高至125%,理由是“中方拒绝谈判而选择加税”。北京方面立即对等反击,宣布对美国进口商品同样征收125%关税。这意味着中美之间涉及全球贸易额超5000亿美元的商品流通将陷入实质停滞。
这场贸易战将重创美国电子及计算机产业。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市场86%的游戏主机、79%的电脑显示器、73%的智能手机、70%的锂离子电池及66%的普通电池均来自中国。存储设备制造商已受到显著冲击,不过显卡产品受影响程度尚不明确。
跨国企业正加速将产能转移出中国,赴美国及其他国家建立新生产基地。但产业重构需要时间过渡,未来数月普通消费者恐将面临物价上涨压力。标有“中国制造”的商品在中美达成新贸易协议前,很可能暂时从美国市场消失。这场博弈已演变为意志的较量,全世界都在观望——究竟谁会先眨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