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定位为视觉设计平台的Canva正在打破常规。除了推出Visual Suite 2.0视觉套件外,该公司还将编码、电子表格和图表功能整合进其人工智能系统。这标志着Canva的一次重大转型——既然连Facebook这类社交媒体公司都能为元宇宙(metaverse)这个失败项目放弃品牌标识,Canva为何不能尝试自我革新?
Canva首席执行官梅兰妮·珀金斯(Melanie Perkins)在博客中指出:“数据是视觉传达的核心要素,无论是制作图表、表单、报告、仪表盘还是信息图,但传统工具既复杂又与创意流程脱节。”公司认为进军电子表格领域具有战略合理性。
演示视频中亮相的Canva Sheets令人惊艳:不仅拥有明快动感的视觉界面,更搭载了“魔法洞察”(Magic Insights)和“魔法公式”(Magic Formulas)功能。用户无需手动编写公式,只需输入自然语言指令,AI就能自动生成并应用公式。这让人意识到,尽管微软Excel(Microsoft Excel)功能强大且用户基础雄厚,其视觉表现力却相形见绌。
这款支持导入Excel文件的工具专注于数据可视化叙事。基础功能可免费使用,但同步企业标识或存储超过5GB云空间需额外付费。Canva强调,其电子表格与配套的图表应用(Charts)能与其他功能无缝衔接,例如通过AI驱动的“魔法写作”(Magic Write)自动补全文本内容。
更引人注目的是Canva AI——这个被其他公司称为大语言模型或聊天机器人的系统,在平台上化身设计助手。典型场景包括:用户上传照片后,AI可自动生成Instagram开场帖文;“为我设计”(Design for me)功能则能基于参考图进行设计迭代。虽然AI生成代码的功能看似突兀,但Canva认为网页设计师可能用它快速编写组件代码,省去切换软件的麻烦。
全新推出的照片编辑器支持将实体对象植入AI生成的背景,并能智能匹配光影效果。珀金斯表示:“无论是白板头脑风暴、文档战略规划,还是跨幻灯片/电子表格/社交媒体的整合营销,所有工作都能在统一平台完成。这不仅是便利性升级,更是工作方式的革命。”
这些功能具体上线时间尚未公布,但界面提示显示“即将推出”。通过Visual Suite 2.0,Canva试图打造不同设计类型自由切换的创作枢纽,重新定义数字创意工具的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