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位居全球主要死因前列。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近2000万例,相关死亡达970万例,预计到2040年新增病例将攀升至2990万例。

Cover Image

2018年从日本名古屋大学分拆成立的Craif公司,正运用微核糖核酸(miRNA)技术开发人工智能驱动的早期癌症检测软件。该公司近期完成1.6亿元人民币(约合2200万美元)的C轮融资,用于拓展美国市场及加强研发。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小野瀬隆一(Ryuichi Onose)向TechCrunch透露,本轮融资后公司估值接近1亿美元。现有投资者X&KSK领投本轮,美国投资机构Unreasonable Group(首次投资日本初创企业)、TAUNS研究所、大和房屋工业及青空银行集团跟投,累计融资额达4.1亿元人民币(约合5700万美元)

创业契机源于小野瀬的家族遭遇——祖父母双双确诊癌症的经历,促使他与名古屋大学副教授安井孝雄(Takao Yasui)相识仅一个月便联合创立Craif。安井教授当时已开创尿液生物标志物检测早期癌症的新方法。

“传统血液检测等侵入性诊断方式,常使人们回避定期筛查。”小野瀬指出,“部分地区医疗资源匮乏也加剧了癌症检测的可及性难题。”Craif通过无创尿液检测技术,致力实现癌症(包括一期)的早期发现。

“用户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检测,先进的miRNA分析技术使早期筛查更便捷高效。”小野瀬表示,“我们的用户群体关注健康却受制于时间、成本和地域因素,难以坚持传统筛查方式。”

当前Grail、Freenome等企业正布局早期癌症检测赛道,Craif的差异化在于选用miRNA而非主流cfDNA(游离DNA)作为生物标志物,并采用尿液样本。“miRNA与2024年诺贝尔奖关联后更受瞩目,其在癌症初期就高度活跃的特性使其成为理想标志物。”小野瀬解释道,“相较cfDNA,miRNA由早期癌细胞主动分泌,检测灵敏度更高。”

尿液样本的优势在于无创、杂质少,能提升标志物信号清晰度,避免溶血等血液检测误差,同时降低检测成本。首款产品miSignal已在日本上市,通过检测尿液中miRNA评估胰腺癌、结直肠癌等七类癌症风险,合作医疗机构超1000家、药房600所,服务2万用户,团队规模73人。

商业模式包含单次检测和订阅套餐,2024年营收3600万元人民币(约合500万美元),预计年底达1.1亿元人民币(约合1500万美元)。公司计划年内将检测范围扩展至十类癌症,并探索神经退行性疾病(如痴呆症)的早期筛查。

Craif在加州尔湾设有研发实验室,拟于圣地亚哥增设办事处。新融资将助力其基于miRNA的检测技术进军美国市场,目标2029年前完成临床试验并申请FDA批准。目前已在全美15个州与30家医疗机构合作采集胰腺癌样本。


文章标签: #癌症检测 #miRNA #无创技术 #生物医疗 #早筛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