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写过最酷的代码。”比尔·盖茨用这句话开启了他的博客文章,通过回顾公司初创历程来庆祝微软成立50周年。
在博文末尾,盖茨公布了促成微软成长的原始源代码。这些代码被封装为PDF文档,向公众开放下载。
微软始于一本杂志封面
1975年1月,比尔·盖茨与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在《大众电子》杂志上读到关于MITS公司Altair 8800家用电脑的报道。“当我和保罗看到那个封面时,我们意识到两件事:个人计算机革命即将到来,而我们要抢占先机。”盖茨回忆道。
二人计划开发一款能让Altair 8800用户通过BASIC编程语言编写程序的软件。为实现这个目标,他们决定为Altair 8800开发BASIC解释器。这款解释器需将BASIC指令转换为机器码,且必须压缩在4KB容量内,以确保用户有足够内存运行其他程序。
微软的首个软件诞生于没有实体电脑的两个月
由于缺少Altair 8800使用的英特尔8080芯片,保罗·艾伦在哈佛大学PDP-10主机上开发了模拟器。比尔·盖茨负责编写BASIC解释器核心代码,程序员蒙特·戴维多夫则开发了关键性的“数学运算包”。
经过两个月编程,团队向MITS公司展示了这款BASIC解释器,并成功获得软件授权。Altair BASIC由此成为新成立的Micro-Soft公司(连字符后来被去除)首款产品。
“这段代码竟能引发微软半个世纪的创新,想来实在奇妙。在Office、Windows 95、Xbox或AI出现之前,正是这段源代码奠定了基础——时隔多年,我仍乐于品读这些代码。”盖茨感慨道。文末再次提供了原始代码的下载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