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技爱好者来说,拆箱体验——尤其是iPhone拆箱——几乎如同一种仪式,揭开密封膜的独特满足感总能带来心跳加速的期待。当人们掀开盒盖取出设备时,脑海中浮现的永远是崭新出厂的完美状态。然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一位客户却经历了截然相反的遭遇:这台本该带来喜悦的iPhone 16 Pro不仅毫无新机痕迹,更被发现有明显使用或人为篡改的迹象。

Cover Image

这位通过官网以旧换新获得设备的用户,原本计划录制开箱视频作为凭证,却意外记录下令人震惊的画面。社交平台流传的照片清晰显示:包装盒缺失防拆密封条,相机镜头积满灰尘,这些异常状况与全新设备的标准完全不符。从满怀期待到瞬间失望的戏剧性转折中,当事人不禁质疑这部手机是否经历过多次转手。

更令人不解的是,当用户前往AT&T门店要求更换时,店员以“店长不在”为由推脱责任,并暗示即便店长在场也需要支付额外费用才能处理。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申请退货时,该用户又被要求继续承担销售税支出。

值得注意的是,事件曝光后大量网友在评论区分享相似经历,引发公众对AT&T是否存在系统性问题的质疑。作为通信行业巨头,AT&T本应在产品交付环节建立严格监管机制,避免因此损害品牌信誉并动摇消费者信心。当前暴露的问题表明,该公司亟需重构质量控制体系,方能守护高端电子产品用户最为珍视的“开箱神圣感”。


文章标签: #AT&T #iPhone #开箱门 #质量控制 #消费者权益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