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UMass Amherst)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利用激光与超透镜实现芯片层间对准的新方法。据《科技日报》报道,该技术宣称能达到原子级精确度,对下一代工艺技术和多芯片粒三维集成设计具有关键意义。

Cover Image

在当今芯片制造中,覆盖精度——即芯片层与底层结构的精准对齐——是最核心的工艺指标之一。每片逻辑芯片晶圆需经过不同设备执行的4000多道制造工序。现代芯片制造工具主要依赖先进光学计量、对准标记以及光刻系统中的闭环控制系统来实现层间对准。

但现有技术存在明显局限:无法同时聚焦间距过大的多层结构,分辨率也停留在2-2.5纳米水平。这些缺陷会导致重新聚焦和定位时的潜在误差,对下一代制程节点及未来垂直堆叠的多芯片粒设计构成挑战。

研究团队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在芯片表面放置特制同心圆超透镜。当激光照射时,这些透镜会产生全息干涉图样。通过分析图样特征,研究人员能精确测定两层芯片的错位情况,包括三维空间内的偏移方向与具体数值。

该技术可检测到0.017纳米的横向偏差与0.134纳米的纵向偏差,不仅远超最初设定的100纳米精度目标,更突破了光学显微镜的解析极限。研究团队认为,这种方法能简化芯片生产和三维集成中最复杂的工序环节,从而降低制造成本。不过该技术能否与现有光刻设备、键合工具及硅通孔加工系统兼容尚不明确,这可能影响其在半导体行业的应用前景。

这项激光全息技术的应用不仅限于芯片制造。由基础激光源和摄像头组成的类似装置,还可用于压力或振动导致的表面位移测量,并将其转化为光学信号。这为环境传感、工业监测和生物医学诊断等领域开辟了新的应用可能。


文章标签: #芯片 #激光 #纳米 #半导体 #3D集成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