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运营商为抢占市场份额,常将压力传导至基层员工,导致灰色营销手段频发。近日继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授权零售商盗用客户手机发布虚假好评事件后,又一起消费者指控浮出水面,揭示此类违规操作已成行业顽疾。
在新曝光的案例中,AT&T授权零售店员工故技重施,擅自使用客户手机发布虚假评论。这加深了公众对用户隐私权系统性失守的担忧——此前首起事件引发舆论哗然时,运营商曾承诺整改,但显然未能根除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涉事消费者在Reddit论坛披露,西雅图某门店员工竟私自使用其岳母手机,以用户口吻发布称赞该员工的虚假评价,若非系统通知意外暴露,这则伪造好评将永远不被发现。
此事引发网友大规模共鸣,超过200条评论直指AT&T官网的五星好评可信度存疑。多位知情人士透露,授权零售商伪造评价已成行业潜规则,老年群体与数码产品使用障碍者最易受害。有用户尖锐指出:“这些店铺专门瞄准不会检查手机通知的老年人,用他们的设备发布虚假评论后立即删除记录。”
尽管AT&T声称已建立防范机制,包括要求员工在客户监督下完成服务评价,但最新案例证明监管措施形同虚设。消费者权益保护专家强调,此类行为已构成身份盗用与虚假广告,运营商除加强内部监管外,更应建立便捷的异常评价申诉通道。
面对持续发酵的信任危机,AT&T若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斩断灰色利益链,其品牌声誉恐将遭受不可逆损害。行业观察人士建议,消费者办理业务时应全程保管手机,办理完成后立即检查短信、邮件及应用通知,发现可疑评价需及时截图存证并向运营商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