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iPhone可能仍会配备触觉反馈按钮,因为苹果此前搁置的Bongo项目近期出现在专利申请文件中。2022年,苹果曾计划在高端iPhone机型采用触觉式音量键和电源键。相比iPhone 14系列的传统物理按键,新型触觉按钮将配备专属振动马达提供触感反馈。
这项改动本用于强化基础款与高端“Pro”系列的视觉区隔。但在2023年4月,该硬件突然从iPhone 15 Pro上移除,外界普遍认为Bongo项目已终止研发。令人意外的是,苹果其实早已为这项触觉按钮设计提交了专利申请。
尽管申请于2023年9月提交,但直到2025年4月才公开,这是苹果首次以任何形式承认Bongo项目的存在。专利文件包含触觉按钮的结构图示与说明,但未披露其他未知信息。
这个代号Bongo的项目在苹果内部曾推进至较成熟阶段,已制造出功能完整的原型机。然而截至目前,尚未有任何量产版iPhone采用该设计。苹果Insider曾报道搭载该技术的EVT阶段iPhone 15 Pro Max原型机,这也是最后一款采用Bongo方案的机型——在2023年4月的CRB和DVT阶段设计中,该模块被紧急移除。
苹果还在iPhone 16系列试产机型上测试过该设计。更早之前,iPhone 14 Pro的跌落测试原型机也曾出现Bongo方案的粗糙非功能版本。
触觉按钮工作原理早在此次专利公开前,Bongo模块的技术细节就已曝光。根据此前对EVT原型机的分析,苹果通过柔性结构与应变计感知压力变化。当检测到按压动作时,电信号会传递至“Bongo触觉引擎”。
专利文件描述:这个集成触觉引擎采用电磁阻马达设计,由铁磁芯与铜线圈构成螺线管结构。其工作原理与常规Taptic Engine相似,通过底部导磁板的磁吸作用产生振动反馈。文件详细记载:“触觉引擎包含磁芯及环绕其部分的电线圈。磁芯可采用铁磁材料、亚铁磁材料或其他适用材质(如铁、铁氧体、钢材、含铁物质、永磁体、铁合金等)。”
关于工作原理的描述与此前报道完全吻合:“用户按压按钮时,磁芯会微移向导磁板。触觉模块搭载的力传感器(如应变计)将检测按压动作。处理器侦测到信号后,会对电线圈通电。当电流通过环绕磁芯的线圈时,会产生磁吸效应实现触觉反馈。”
鉴于已存在完全可用的原型机,这些硬件描述并不令人意外。真正的悬念在于:Bongo设计是会应用于未来iPhone,还是转向其他产品线?
未来苹果产品的触觉按键展望
虽然专利未透露新技术细节,但提及一个重要信息:Bongo设计可能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等。文件还指出该技术适用于可穿戴设备、腕戴装置、头戴设备及“电子触控笔”,这意味着理论上未来Apple Watch、Apple Vision Pro或Apple Pencil都可能搭载这种触觉按钮模块。
这与2025年4月的传闻不谋而合。当时有消息称苹果“仍在调整固态按键的触感设计及长期使用可靠性”,并指出存在“误触问题”和“响应度无法完美保证”的技术瓶颈。
综合各方信息来看,苹果触觉按钮长期受困于技术难题。该项目搁置主因是测试结果不达标及硬件故障率过高,目前情况似乎仍未改善。但值得注意的是,苹果仍为这个问题频发的设计申请专利,并在三代iPhone原型机上持续测试。Bongo方案未来很可能以某种形式重生,此次专利申请正表明该技术未被完全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