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Apple)的iPhone系列始终是其摇钱树,无论公司涉足多少新领域,移动设备始终贡献着营收大头,并助力其在科技行业建立新层级。通过在华(中国)、越南及印度等地构建的完善供应链体系,苹果不仅能确保每年数百万台的稳定出货量,更能凭借这些地区的低廉劳动力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正因如此,有分析人士坚信,即便面对特朗普政府最新关税政策,这家库比蒂诺(Cupertino)巨头也绝不会将iPhone生产线迁回美国。

Cover Image

将iPhone制造转移至美国不仅会令苹果人力成本飙升,持续的生产压力还将导致产能暴跌。首要问题在于,苹果在美国建立生产基地所需的资金投入将极为惊人。相比其他国家,美国的商业运营成本本就偏高,这解释了为何这家加州巨头始终选择海外设厂。社交媒体X(原推特)上曾有推文预测关税将导致iPhone售价飙升至2.5万元人民币(约合3500美元),但随即遭到彭博社(Bloomberg)名记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的驳斥。

古尔曼随后发文强调:“在任何情况下,苹果都不可能将iPhone生产转移到美国。”尽管苹果承诺五年内在美投资3.6万亿元人民币(约合5000亿美元),但公告中只字未提本土化生产iPhone的计划。知名科技博主瓦迪姆·尤里耶夫(Vadim Yuryev)在Max Tech频道就此分析称,美国工人可能难以适应长时间单调重复的流水线作业,更何况企业还需支付符合当地标准的生活工资。

即便强行实现本土化生产,不仅产能将大幅缩水,符合美国薪资水平的工人成本更会推高iPhone售价。当然,苹果可以选择本土化生产其他产品,但这些产品本就属于小批量制造,无需投入海量人力进行全天候生产。此前为备战iPhone 16量产,富士康(Foxconn)曾紧急扩招5万名员工,并发放7500元人民币(约合1050美元)入职奖金——而这笔钱在美国劳动力市场根本不具竞争力。


文章标签: #苹果 #iPhone #供应链 #人力成本 #关税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