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税大幅提高成本之前紧急进口iPhone外,据称苹果(Apple)还将Mac电脑空运至美国。随着中国加征关税生效,苹果目前需在进口成本基础上额外支付104%的关税。早在此次加税之前,甚至在特朗普(Trump)宣布最初关税政策时,苹果就已采取措施以减轻预期冲击。
有消息称,苹果当时囤积了大量iPhone,在特朗普设定的截止日期前安排了五架满载手机的专机飞往美国。据《日经亚洲》(Nikkei Asia)最新报道,采取这种做法的科技公司远不止苹果一家——且进口产品也不仅限于iPhone。虽然细节尚不明确,但报道指出苹果、戴尔(Dell)、微软(Microsoft)和联想(Lenovo)都将旗下最高端设备空运至美国,其中包含售价超过2.1万元人民币(约合3000美元)的电脑产品。
“我们接到客户要求尽可能多生产消费电子产品,并尽可能通过空运发货。”一位为苹果、微软和谷歌(Google)供货的供应商表示,“但最大难题是我们没有足够的零部件和材料库存。在新关税生效前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我们能运送的货物非常有限。”
因此截至2025年4月8日午夜的最后期限前,能完成通关的Mac、iPhone和iPad数量极为有限。据报道,包括苹果在内的制造商正在寻求缓解关税影响的方案,无论是通过生产回流还是停止对美发货。例如华硕(Asus)已暂停向美国供货,宏碁(Acer)则告知供应商将重点转向欧洲和亚太市场。
一位为苹果、谷歌和微软供货的匿名高管表示,约75%至80%的消费电子市场在美国境外,企业可聚焦这些区域。“即使对苹果这样的美国企业而言,本土市场占比也非100%。”该高管向媒体透露,“科技供应链多年来已在印度、东南亚和墨西哥建立网络,这些布局不会白费。”“这些网络将继续为全球其他地区发挥作用。”他补充道。
对美国消费者而言,除非在苹果库存耗尽前调整关税,否则价格上涨将不可避免。虽不清楚苹果提前进口了多少设备,但若首批五架专机主要装载iPhone,则可进行粗略估算。2015年美国空运公司Flexport数据显示,一架波音747可承载30万部iPhone,因此五架专机可运送150万部。根据营销机构Backlinko的全球销售统计数据,苹果在美国日均iPhone销量约为32万部。
这些层层推算的数据显示,结合苹果既往广泛采用的“准时制”供应链策略(据传其现货库存通常不足一个月),加上既有的本土库存和经销商囤货,当前空运的iPhone可能仅能维持四天多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周三之前苹果通常直接从中国向消费者发货,后续是否延续该模式尚不明确。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估算数据——由于苹果大幅缩小了iPhone包装尺寸,实际运输量可能更高。理论上在同等747货运容量下,单次空运可装载更多设备,但这取决于实际产量。上述估算尚未计入Mac电脑,因其具体运输比例无法确定。
最终,苹果和其他企业都未预料到关税会飙升到如此毁灭性的高度。这也解释了为何自关税政策宣布以来,消费者一直在恐慌性抢购i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