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业消息表明,苹果(Apple)仍未放弃为iPhone配备固态按键的研发计划,但这项技术要实现商业化仍需突破多项关键瓶颈。
回顾2023年iPhone 15 Pro发布前夕,有关固态按键的传闻曾引发广泛讨论。这项革新性技术原计划取代传统物理按键(如音量键),通过触控感应区域与触觉引擎协同工作,模拟真实按键的按压反馈。然而从iPhone 15 Pro到iPhone 16 Pro,乃至传闻中的iPhone 17 Pro都未见该设计落地。理论上,固态按键不仅具备更高可靠性,还能为紧凑的机身内部腾出宝贵空间——即便只是毫米级的优化也至关重要。
值得关注的是,苹果工程师团队甚至考虑过取消USB-C充电接口,全面推行无线充电方案。若该设想与固态按键同步实现,仅存的扬声器开孔将成为阻碍iPhone实现完全密封防水的最后一道关卡。
但固态按键必须跨越两大技术门槛:操作稳定性和触感真实性。据知名爆料账号“瞬时数码”(Instant Digital)最新情报显示,苹果迟迟未采用该技术的核心症结,在于现有方案未能满足这两项关键指标。该消息源在社交平台透露(经翻译),苹果“仍在优化固态按键的触觉反馈系统与耐久性测试”,同时面临“意外触发的误操作风险”和“响应精度无法达到完美标准”的困境。
受限于这些技术壁垒,传闻中代号为“邦戈计划”(Project Bongo)的研发项目已被暂时搁置。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现阶段更倾向于将研发资源集中在显示技术与电池创新领域。这意味着至少在未来数代iPhone迭代中,消费者都难以见到完全形态的固态按键设计。
目前最接近该理念的应用,是iPhone 16系列新增的相机控制键。虽然该组件具备触控感应能力,但其本质仍是基于物理结构的混合式设计。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瞬时数码”的爆料准确性存在波动性。其近期关于“全玻璃材质Apple Watch”的预测尚未得到验证,但早前对iPhone 16相机控制键的预测已被官方信息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