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大约十年时间,我终于让Windows任务视图成为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015年随Windows 10推出的任务视图功能,为“将所有窗口塞进有限屏幕空间”的传统操作提供了替代方案。通过点击任务栏上的任务视图按钮(或直接按下Win+Tab组合键),用户可以查看所有已打开窗口,并将它们分配到不同的工作空间——即虚拟桌面。
理论上这应该是我会喜爱的功能,但早期尝试使用时总以失败告终。我经常忘记自己创建的那些额外虚拟桌面,最终又回到把所有窗口堆在一个界面的老路。通过重新思考使用方式并借助Windows的新特性,我终于培养出能节省时间、提升专注度的任务视图使用习惯。
布局管理而非任务管理
任务视图的灵感开关其实源自macOS的台前调度功能。这个功能会将最近使用的窗口显示在屏幕左侧,当你将多个窗口组合成特定布局后,切换应用时系统会记住这个布局,一键即可还原。
我在专注写作时特别依赖这个功能:把笔记应用Obsidian和浏览器Vivaldi分屏显示,既能查阅资料又不被其他内容干扰。当需要查看Slack消息或邮件时,只需切换应用后一键就能恢复写作时的分屏状态。
我意识到Windows任务视图也应该这样使用——为特定任务创建专属分屏布局。目前我的虚拟桌面配置如下:
写作桌面:Obsidian和Vivaldi左右分屏
通讯桌面:Slack、Gmail和Proton Mail三栏布局
社交桌面:全屏显示BlueSky、Mastodon和Threads
其他桌面:临时用途如游戏或需要整洁界面的应用
没有任务视图时,这些布局会因窗口重叠而迅速崩溃。为每个布局分配独立虚拟桌面后,它们就能保持完整状态。虽然不能替代多显示器(或超宽屏显示器),但任务视图能让你快速切换跨屏布局,成为硬件的有力补充。
进阶使用技巧
在养成使用习惯后,我还掌握了一些实用技巧:
Win+Tab是最快捷的启动方式
Win+Ctrl+左右方向键可切换虚拟桌面
鼠标悬停任务视图图标会弹出所有虚拟桌面菜单
在任务视图中可直接拖拽窗口跨桌面移动
右键应用可选择“在所有桌面上显示此应用的窗口”(适合音乐播放器等全局控制)
可为每个虚拟桌面单独设置名称和壁纸
使用罗技MX Master 3S鼠标时,我将侧边键设为虚拟桌面切换,拇指键设为呼出任务视图。此外建议在“设置>辅助功能>视觉效果”中关闭“动画效果”,可消除切换桌面时的迟滞感。
布局保存方案
任务视图与微软PowerToys工具集的“工作区”功能搭配尤其出色。我保存了写作、通讯和社交三种预设布局,并在桌面创建了快捷启动图标。当系统重启或布局被打乱时,一键即可恢复完整工作环境。
当然,过去十年不用任务视图也能愉快使用Windows——正如我曾经那样。但如果你经常需要处理多项独立任务,这个被忽视的整理功能或许正是你所需要的效率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