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Apple)正尝试将生产线从中国转移至印度,其供应链团队正通过多种创新手段避免关键设备在印度被海关扣留。值得关注的是,苹果从未考虑将制造业务迁回美国——并非不愿意这样做,而是因为此举不仅毫无意义,还会导致本土生产的产品价格飙升。深度分析显示,每部iPhone包含2700个独立零部件,若要将这些组件全部转由美国供应商生产几乎无法实现。

Cover Image

更严峻的是,这2700个零部件由超过700家生产商提供,这使得制造业回流美国的难度呈几何倍数增长。尽管美国前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曾声称美国拥有制造iPhone的工业基础,但现实数据彻底否定了这种论断。《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付费内容披露(经由9to5Mac公开细节),最新款iPhone的零部件总量保持2700个的庞大规模,其中部分组件由于采用复合结构设计,即便拆解也无法完全识别具体构成。

要建立覆盖所有iPhone零部件的本土供应链堪称现代工业奇迹。数据显示,生产这些零件需要超过700个生产基地支撑,而中国境外仅有30家相关供应商。中国特有的产业优势在于,密集分布的供应商网络可实现高效协同,这种经过数十年培育形成的产业集群,在美国复制至少需要同等时长。

从政策实施层面考量,推动制造业回流同样缺乏可操作性。分析报告明确指出,即便苹果被迫启动供应链转移计划,整个迁移周期也将远超美国总统四年任期。综合技术难度与时间成本,这种尝试本质上属于注定失败的策略


文章标签: #苹果 #供应链 #制造业 #iPhone #美国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