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您已追完网飞(Netflix)《黑镜》(Black Mirror)最新季,必然会对第二集《梦魇》(Bête Noire)印象深刻——在这个曼德拉效应(Mandela effect)泛滥的时代,这集故事堪称直击现实痛点。而编剧查理·布鲁克(Charlie Brooker)团队显然玩得更绝:他们竟为这集制作了不同版本,把女主角和观众都变成了被操控的对象

Cover Image

故事围绕美食研究员玛丽亚(西耶娜·凯利/Siena Kelly 饰)展开,当老同学维里蒂(罗茜·麦克尤恩/Rosy McEwen 饰)成为同事后,她的认知开始出现诡异偏差。最直观的表现是炸鸡店招牌在“伯尼”(Bernies)与“巴尼”(Barneys)之间来回切换——不过答案取决于您观看的是哪个版本。正如网友发现的:“我和朋友同时看《梦魇》,发现16分40秒的画面完全不同……连观众都被耍了!”配图显示相同时间点两家播放设备上炸鸡店名截然不同。

这仅仅是冰山一角。不同版本中连角色台词都存在差异:有观众坚称玛丽亚最初叫的是“伯尼”后来改口“巴尼”,另一些人则坚持相反顺序。“这简直像《潘达斯奈基》(Bandersnatch)但没有选择权,”网友感慨道。更有人预言:“这要成新版‘蓝黑VS白金裙’争议了”——此言不虚,网飞官推与《黑镜》官推甚至分别站队“伯尼”和“巴尼”,网友精辟总结:“绝了,他们直接给观众注射了曼德拉效应”。

目前布鲁克与网飞尚未对此现象作出解释,观众看到的版本似乎完全随机。值得肯定的是,第七季凭借回归初心的黑暗寓言风格赢得烂番茄(Rotten Tomatoes)89%新鲜度认证。想参与这场集体幻觉实验的观众,现在就能登录网飞观看《梦魇》及其他五集新作。


文章标签: #黑镜 #曼德拉效应 #网飞 #认知操控 #集体幻觉

负责编辑

  星鸢依依 

  愿我的生命如星光般璀璨夺目,如风筝般在广阔天空中自由翱翔,与心爱的人携手共舞,在无垠的天际下编织永恒的浪漫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