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堪称惊艳的电子游戏不仅是黑曜石工作室(Obsidian)近十年来最具创意的作品之一(尽管《宣誓》(Avowed)也备受期待),其开发过程中还隐藏着令人忍俊不禁的插曲。随着游戏发售时间渐久,曾主导《辐射:新维加斯》(Fallout: New Vegas)与《永恒之柱》(Pillars of Eternity)开发的乔什·索亚(Josh Sawyer)在GDC大会上披露了《隐迹渐现》(Pentiment)幕后故事,揭开了开发组如何与系统自动生成的粗俗词汇展开“攻防战”。

Cover Image

对于尚未接触本作的玩家需要了解:这款以文字为核心载体的游戏没有语音演出,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字体系统传递信息——神职人员的对话采用华丽哥特体,农民角色使用潦草手写体,印刷工匠则呈现工整的方块字。开发组更创新性地引入“程序化错误生成”机制,刻意模拟真实书写中修正错别字的过程。

“字母替换技术很快成为常规开发手段,”索亚在演讲中透露,“虽然系统植入时间比预期早得多,但现在回想反而因祸得福。”这种因祸得福的根源在于:当系统试图在“shut”、“can't”或“feckless”等词汇中制造拼写错误时,修道院僧侣的对话框里竟会离奇出现水手俚语般的粗鄙词汇。

索亚解释道:“当系统随机替换字母时,某些令人尴尬的词汇组合就会凭空诞生。随着测试推进,这类问题愈发频繁显现。”为此开发团队不得不建立动态更新的禁词库:“我们的屏蔽清单不断扩容,持续添加‘不可触碰’的敏感词条。”不过这位总监也承认,整套系统最终“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性”。

虽然索亚未具体透露屏蔽了哪些词汇,但通过其描述已能窥见端倪。这段经历为游戏开发者提供了宝贵经验:过早植入系统虽然违背常规流程,却阴差阳错地帮助团队过滤了大量敏感内容。“按标准流程本应在开发后期才加入这项功能……但提前实施的意外收获是,我们成功拦截了无数脏话,这种副作用反而转化成了项目优势。”


文章标签: #黑曜石 #隐迹渐现 #字体系统 #程序错误 #禁词库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