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半导体(AMD)最新推出的镭龙(Radeon)RX 9070系列显卡在全球市场引发抢购热潮,美国、欧洲等地均出现一卡难求的现象。据官方数据显示,面向台式机的镭龙RX 9070 XT独立显卡首周销量突破品牌历史纪录。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Lisa Su)透露,该显卡首周销量达到前代产品的十倍。
“镭龙RX 9070 XT创造了现象级的成功,它不仅刷新了AMD镭龙系列的首周销售纪录,更以十倍于前代产品的成绩树立新标杆。”苏姿丰在接受专访时强调,“玩家群体的高度认可是我们最重视的指标,而RX 9070 XT确实带来了令人惊喜的体验。”
首周销量作为特殊市场指标,既反映厂商的备货能力,也体现核心用户的购买意愿。不过从季度出货量这个传统指标来看,AMD近年表现仍有提升空间。2025年第一季度能否通过这款旗舰产品实现突破?让我们展开深入分析。
根据曝光的Navi 48 GPU实物照片显示(该芯片为镭龙RX 9070/9070 XT提供核心算力),其生产日期标注为2024年10月下旬。这意味着在2025年3月6日正式发布前,AMD已进行长达数月的产能储备。研究数据显示,AMD在2024年第四季度向合作伙伴出货约143万块台式机独立显卡,这些显然都是基于新架构的产品。由此推测,2025年第一季度AMD拥有充足的Navi 48芯片库存。
在采用RDNA 4微架构的产品战略中,AMD主动避开高端市场(由英伟达(Nvidia)GeForce RTX 5080/5090主导),集中发力性能级主流市场:镭龙RX 9070建议零售价549美元(约合人民币3910元),RX 9070 XT定价599美元(约合人民币4265元)。这个定价策略使新品在对应价位段展现出强劲竞争力。
对比历史产品,AMD确实具备实现销量跃升的基础。2022年12月上市的镭龙RX 7900 XT/X定价899-999美元且供货受限;2020年末发布的RX 6800/6800 XT(579-649美元)和RX 6900 XT(999美元)因疫情影响遭遇库存危机;2019年的Radeon VII(699美元)与RX 5700系列(399-499美元)虽定位不同,但最终通过产能提升为AMD带来可观收益。
若将观察周期延伸至采用GCN架构的时代,数据显示AMD旗舰显卡的首发季度销量呈现持续下滑趋势。2016-2017年出现的例外情况,主要源于2015年Radeon R9 Fury系列的市场遇冷。整体而言,AMD台式机显卡销量递减的态势,既反映行业格局变化,也揭示其与英伟达竞争中的市场份额变化。
要实现2025年第一季度的逆袭,AMD不仅要超越RX 6800/6900和RX 7900系列的高端产品线,还需压制RX 400/500及RX 5000系列的平价机型。要达到这个目标,AMD需要实现单季度400万块以上的台式机独显销量——这将是多年未见的市场佳绩。
RDNA 4架构能否帮助AMD打破增长瓶颈?未来数周内即将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独立显卡市场份额报告,将为我们揭晓最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