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真人版《白雪公主》正式公映后呈现口碑分化态势。虽然影评界争议不断,但观众反响相对积极,其影院观众评分(CinemaScore)获得B+评级。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绩创下迪士尼真人改编电影的历史新低,此前《爱丽丝梦游仙境》系列、《小飞象》(Dumbo)及《木法沙:狮子王》均保持着A-的最低纪录。
据行业数据显示,影片首日即斩获1600万美元票房,超越2019年蒂姆·伯顿(Tim Burton)执导的《小飞象》首日1500万美元表现。目前预测该片首周末将收获4500万美元,这一成绩将使其避免成为迪士尼真人改编系列的垫底之作,成功超越《沉睡魔咒2:邪恶夫人》(3690万)、《木法沙:狮子王》(3540万)等多部前作的首周末表现。
尽管首周表现尚可,但判断其最终票房成败为时尚早。若保持当前走势,影片有望复制《木法沙:狮子王》的逆袭轨迹——后者虽被贴上"票房失利"标签,却最终凭借长线放映跻身2024年度票房前十。不过《白雪公主》即将面临春假档期结束和《我的世界》电影上映的双重考验。
值得关注的是,该片的创作背景存在特殊挑战:作为迪士尼1937年动画经典的重制版,原作仅有83分钟片长且包含部分过时内容。如何在现代语境下扩展叙事体量并修正文化认知偏差,成为创作团队必须面对的难题。这种困境与2019年《小飞象》的改编困境颇为相似,后者同样改编自迪士尼黄金时期(1930-1950年代)的经典短片。
从迪士尼近年改编策略观察,公司似乎对文艺复兴时期(1990年代)之前的经典动画采取差异化处理。继《小飞象》和《克里斯托弗·罗宾》院线表现欠佳后,《小姐与流浪汉》《匹诺曹》等片均直接登陆Disney+流媒体平台。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小美人鱼》等基于90年代经典的改编仍保持传统发行模式。
此次《白雪公主》获得院线发行资格,显然得益于其作为迪士尼开山之作的历史地位和公主IP的商业价值。但有趣的是,同期公布的《星际宝贝》真人版预告却收获更强烈市场反响,这或许暗示观众对近现代动画经典的改编更具期待。这种现象折射出迪士尼在经典IP开发策略上的微妙平衡——如何在守护文化遗产与迎合当代审美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