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斯·罗根(Seth Rogen)推出了一部聚焦好莱坞产业内幕的新剧《制片厂》(The Studio),这部被评论界誉为“天花板级”的作品或将成为苹果流媒体平台继《人生切割术》(Severance)后的又一爆款。

Cover Image

这部揭露好莱坞幕后生态的讽刺剧集前两集已收获近乎一致的好评。截至3月27日,烂番茄新鲜度认证高达96%,23位顶级影评人中22人给出“新鲜”评价,仅一人投出“烂番茄”。不过普通观众的反响相对温和,该网站的爆米花指数显示观众平均评分为3.7星(满分5星),69%的评分达到3.5星以上。

这个成绩仅次于苹果当前热播剧《人生切割术》(第二季刚收官,烂番茄新鲜度96%,爆米花指数78%)。在剧中身兼主演与联合创作者的罗根饰演大陆影业新任掌门马特·雷米克,这位陷入困境的制片厂老板与团队既要应对内部争斗,又要周旋于自恋艺术家和公司高层之间,在各方角力中艰难推进电影项目。

罗根与艾美奖提名者埃文·戈德堡(Evan Goldberg)为创作该剧采访了多位制片厂高管和经纪人,同时融入了罗根本人在索尼影业的职业经历,包括《刺杀金正恩》遭遇黑客攻击事件等真实案例。罗根向《综艺》杂志透露,拍摄过程中关于“艺术本质”的辩论贯穿始终,那些关于创作自主权的讨论令人“大开眼界”。

剧中呈现了制片高管们为保住饭碗的生存之道——既要争抢成功项目的署名权,又要与失败作品划清界限。许多喜剧桥段源自罗根的真实遭遇,比如剧中基于酷爱饮料(Kool-Aid)改编电影的情节,灵感就来自他拍摄《青蜂侠》时被知识产权限制“束手束脚”的经历。

该剧采用“一镜到底”的创新拍摄手法,单镜头场景时长可达十多分钟。这种突破常规的拍摄方式不仅改变了罗根团队惯用的多机位即兴创作模式,还巧妙规避了苹果公司的内容修改意见——由于场景不可分割,任何台词删改都会破坏整段拍摄。

据透露,苹果前期曾对剧本提出质疑,特别怀疑剧组能否凑齐所需的全明星客串阵容。“他们斩钉截铁地说‘你们绝对找不来所有大牌明星’,”罗根回忆道,“这反而激起了我们的斗志。”最终剧组成功邀到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等几乎所有目标影星。

虽然该剧对好莱坞电影工业极尽挖苦,但罗根强调自己并非全盘否定。他认为制片厂应当承担更多风险,只是整个行业已形成规避风险的惯性思维。他以自己早年作品《太坏了》(SuperBad)举例:“搁现在的话,我们必须先锁定导演和全体主演才能立项。”


文章标签: #好莱坞 #讽刺剧 #赛斯罗根 #制片厂 #苹果TV

负责编辑

  星鸢依依 

  愿我的生命如星光般璀璨夺目,如风筝般在广阔天空中自由翱翔,与心爱的人携手共舞,在无垠的天际下编织永恒的浪漫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