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最近发布的 Majorana 1 量子芯片引发了科技界的广泛关注。据微软声称,这款芯片采用了拓扑核心架构,能够在单个量子处理器中容纳高达一百万个量子比特。然而,这一成果却遭到了不少科学家的质疑。

Cover Image

匹兹堡大学物理与天文学教授谢尔盖·弗罗洛夫(Sergey Frolov)在接受《注册报》采访时表示:“这种技术基于尚未确立的基本物理原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事实上,许多科学家对微软的这一突破持保留态度。弗罗洛夫甚至直言 Majorana 1 芯片“本质上是一个欺诈项目”。他指出,这些争议已经持续多年,尤其是微软曾在 2018 年发表过一篇关于 Majorana 粒子的论文,但随后又将其撤回。此外,微软提交的研究内容中还缺少一些关键细节,这也让其他科学家感到担忧。

弗罗洛夫还提到,他与微软分享过数据的物理学家和研究人员进行了交流,结果发现“人们并不印象深刻,甚至提出了很多批评意见”。微软计划于 3 月 15 日至 20 日在美国物理学会全球物理峰会上展示其论文和最新进展,但弗罗洛夫仍然对此次展示能否澄清微软的说法持怀疑态度。

据弗罗洛夫透露,根据他的消息源,微软下周的展示无法回答专家们提出的所有问题和担忧。他还补充说,微软的 Majorana 研究成果本身就值得怀疑,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那么其声称的拓扑量子比特也将无法实现。

无论结果如何,微软在未来几天的展示无疑将揭示更多信息。但如果这款量子处理器最终无法实现其宣称的功能,那么它将没有任何商业价值。这将使微软处于劣势,因为它实际上是在浪费本可以用于探索其他量子计算途径的资金和资源。

对此,微软的研究员切坦·奈亚克(Chetan Nayak)回应称,他们于 2024 年 3 月向《自然》杂志提交了相关论文,该论文在 2025 年 2 月发表,历时 11 个月。他强调,自论文发表以来,微软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将在美国物理学会的峰会上进行展示。

微软声称,Majorana 1 量子芯片能够“观察和控制 Majorana 粒子,从而产生更可靠、可扩展的量子比特,这些量子比特是量子计算机的构建模块”。Majorana 粒子最早于 1937 年被理论化,但至今仍未有确凿证据证明其存在。这也难怪一些科学家对微软声称已经在量子处理器中利用这种粒子的说法表示怀疑。

量子计算被认为有望带来远超传统计算的处理能力,然而这项技术极其复杂。尽管经过 40 多年的研究,目前仍未出现具有商业价值的量子芯片。除了微软,IBM、Quantum Brilliance、QCI 等多家公司也在探索量子计算的不同路径。

随着人类对数据处理的需求不断增加,预计到 2030 年量子计算的市场价值将达到 200 亿至 300 亿美元,并且随着人工智能对处理能力需求的不断增长,这一数字有望进一步提升。许多公司正在投入数十亿美元建设更大、更强大的数据中心。因此,谁能率先推出具有商业价值的量子计算解决方案,谁就有可能获得巨额回报。


文章标签: #量子计算 #微软 #科学家 #芯片 #拓扑量子比特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