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公司(Nvidia)周四宣布与电力行业研发机构EPRI展开合作,计划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破解电网系统面临的难题。颇具戏剧性的是,这些挑战的源头正是人工智能自身发展带来的电力需求暴增。

Cover Image

由多家能源企业和科技巨头组建的"开放电力人工智能联盟"(Open Power AI Consortium)透露,将开发专用人工智能模型来应对电力行业未来数年的预期挑战。这些模型将以开源形式向全球学术界和产业界开放,推动协同创新。

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算力竞赛正推动美国及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飙升。国际能源署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电力需求在未来几年将以4%的年增长率持续攀升,这个数字几乎是2023年增幅的两倍。

联盟阵容堪称豪华:除了英伟达和EPRI,还包括太平洋煤气电力公司(PG&E)、联合爱迪生公司(Con Edison)、星座能源公司(Constellation Energy)、杜克能源公司(Duke Energy)、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以及沙特NEOM新城旗下的能源水务公司ENOWA。科技阵营则有微软(Microsoft)和甲骨文(Oracle)等重量级企业加盟。

面对能源格局变革,科技企业正将电力供应从普通运营成本转化为战略竞争资源。过去12个月间,这些公司持续签署新能源采购协议,其中太阳能项目因具备成本优势、模块化部署特性和快速投产能力,成为最受追捧的能源解决方案。

微软近期在其可再生能源布局中新增475兆瓦太阳能装机容量。这家科技巨头不仅是阿卡迪亚(Acadia)90亿美元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基石投资者,更与布鲁克菲尔德资产管理公司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在欧美地区部署105亿瓦可再生能源设施,预计2030年全部投入使用。

虽然增加发电能力是应对电力短缺的直接手段,但并非唯一出路。最新研究显示,通过优化电网运行策略——在用电高峰期削减非紧急任务需求,并将这些用电需求转移至低谷时段,美国可释放出760亿瓦的额外供电能力。这个数字相当于美国峰值电力需求的10%,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可以预见,这类需求侧管理方案将成为新联盟重点攻关方向。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电力调配效率,或许能为解决能源危机开辟新路径。


文章标签: #AI #电网 #能源 #科技 #合作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