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当你随意浏览手机时,突然弹出与你生活细节高度吻合的精准广告,那种被监视的寒意令人不寒而栗。这种侵犯感是如此真实,就像我即将进行子宫切除手术时,各类生育广告铺天盖地涌来的精神折磨——扎克伯格(Zuckerberg)的算法真是“贴心”得令人发指。

Cover Image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精准广告已越界,但往往无可奈何。如今终于出现转机:通过长达三年的法律诉讼,普通人完全有可能起诉元公司(Meta)等企业的精准广告行为并获胜。《泰晤士报》(The Times)援引科技媒体TechCrunch报道,人权活动家塔尼娅·奥卡罗尔(Tanya O’Carroll)成功迫使元公司在英国达成和解,承诺停止追踪其个人数据。

比起社交媒体上转发的虚假免责声明,法律诉讼才是真正有效的手段。元公司在开庭前三天紧急和解,显然是担忧普通用户的集体诉讼形成判例。英国信息专员办公室明确支持奥卡罗尔,指出个性化营销违反隐私法,企业用户条款不能剥夺用户拒绝追踪的权利。

“这次胜利夹杂着苦涩,”奥卡罗尔表示,“我证明了反对权确实存在,证明它直指元公司等互联网巨头的商业模式核心——所谓精准广告本质就是强制营销。但由于未获法律最终裁决,元公司无需承担法律责任,他们完全可以说这只是个案和解。”

若本案正式进入庭审,元公司败诉可能成为欧美精准广告行业的转折点。不过对于元公司这种屡次因隐私侵权、盗用数据训练AI被起诉的企业而言,完全能用诉讼拖延战术拖垮原告。此次和解至少首次迫使该公司承认:他们确实能为特定用户关闭追踪系统。

本案胜诉关键在于欧盟法规(英国现行数据保护法沿用)对个人权利的强力保障。这些法律明确将隐私权置于企业利益之上,这正是元公司辩护逻辑的致命漏洞。该公司声称用户免费使用平台就必须接受广告,但法律显然不认可这种霸王条款。

如果抵制精准广告的浪潮持续扩大,元公司可能重提“付费免广告”的应对策略。当你下次被精准到可怕的广告惊到时,请记住:在英国和欧盟地区,你手中握有法律武器可以反击。


文章标签: #隐私权 #精准广告 #Meta败诉 #数据保护 #欧盟法规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