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I智能体元年的轮廓逐渐清晰,一个新兴趋势正在浮现:初创企业开始提供“数字镐铲”(基础工具),帮助雇主构建机器人劳动力军团。估值达44亿美元的销售自动化公司Outreach创始人兼前CEO曼尼·梅迪纳(Manny Medina)向TechCrunch独家透露,他最新创立的Paid正是这类企业——该公司不直接研发AI智能体,而是提供确保智能体创造盈利价值的运营平台。Paid于近日宣布获得EQT Ventures、红杉资本和GTMFund共计1000万欧元(约1100万美元)的种子前融资。

Cover Image

梅迪纳在深度调研数十家智能体平台初创企业后萌生了创业灵感。这些对话揭示出行业共性痛点:“他们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定价。”传统软件按用户数收费的模式(如微软Office模式)在智能体时代已完全失效——单个员工可能操控数十个智能体,甚至存在完全自主运行的无人监管智能体。梅迪纳强调,采用SaaS时代按使用量计费的模式同样不可行,因为“当智能体真正发挥作用时,它们接管的是完整岗位职能”。

这位连续创业者阐释道:客户不愿为智能体执行的每个琐碎任务付费(尤其是这些任务可能无法穷举),他们更希望像支付员工薪酬那样为最终结果买单。例如保险公司若以完成保单续约为考核标准,就不会在意智能体发送了多少封邮件。与此同时,智能体运营成本却高度波动,取决于执行训练和任务消耗的大语言模型(LLM)令牌数量。

“如何帮助客户为交付成果合理定价?这些初创企业既需要试验不同定价策略的能力,更要精准测算利润空间。”梅迪纳指出。在智能体这个新兴领域,企业连实现盈利性计费都尚属难题,更遑论续约管理。Paid平台允许智能体企业灵活设置固定或浮动价格模型,同步追踪智能体产出效能,相当于为AI时代打造了Zuora(SaaS续费管理系统)与SuccessFactors(SaaS人力资源系统)的结合体。

目前Paid主要面向初创企业而非Salesforce、微软等大型客户开展推广,其测试客户包括Logic.app、11x、VidLab7、Artisan和HappyRobot等五家公司。“智能体取代的是人类岗位中的具体职能,而非整个职位。”梅迪纳解释道。

这位创业者正身体力行地实践AI赋能理念:Paid工程师团队借助v0、Replit和Lovable等工具,仅用一个月就完成初版产品演示。“当代创业的奇妙之处在于——我们仅用两名工程师就搭建完整个平台框架,这正是AI技术赋予的可能性。”曾将Outreach从零做到8亿美元估值、年经常性收入2.5亿美元的梅迪纳,在今年3月卸任执行主席后,现以董事会成员身份带领Paid团队扎根伦敦重新启航。


文章标签: #AI智能体 #创业融资 #定价模型 #效能追踪 #SaaS创新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