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苹果将在iPhone Fold折叠屏手机铰链中采用液态金属的传闻再度引发关注——最新爆料显示这种特殊材料的强度或将达到钛合金版本的两倍以上。
3月21日,知名分析师郭明錤(Ming-Chi Kuo)曾预测iPhone Fold将通过液态金属铰链实现无折痕屏幕设计。不到一周后,微博认证博主“刹那数码”(又称“瞬间数码”)发布的最新消息为这一技术路线提供了更多佐证。该博主在周四的帖文中详细阐述了液态金属材料的特性优势,这种被称为“非晶态合金”或“金属玻璃”的新型材料若应用于折叠屏铰链,有望为iPhone Fold带来显著性能提升。
根据爆料内容,液态金属具有独特的非晶态粒子结构,在抗弯曲、抗形变和抗压性能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其材料强度与硬度据称可达钛合金的2.5倍,表面光泽度则接近“消费者青睐的高级不锈钢质感”,在兼顾实用性的同时提升了产品美学价值。
作为数码爆料领域的重要消息源,“刹那数码”虽在微博平台拥有大量追随者,但其爆料准确度仍有待验证。不过结合郭明錤此前具有较高可信度的预测,此次液态金属传闻的可信度得到显著提升。
技术突破的关键所在
液态金属引发关注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可能解决折叠屏手机长期存在的折痕顽疾。当前柔性屏幕在反复折叠后易在折痕区域形成褶皱,这些微结构损伤不仅影响显示效果,更会加速屏幕老化直至破裂。虽然消息显示苹果正与供应商合作开发新型柔性显示材料,但要实现根本性突破仍需整体结构设计的配合。
专利文件显示,苹果正在研究通过复杂铰链系统为折叠区域提供额外支撑。这种设计思路要求设备从研发初期就将屏幕保护机制纳入整体架构——柔性触控屏需要刚性支撑体系来分散外力冲击。若缺乏有效支撑结构,屏幕将完全依赖自身强度承受日常使用压力,导致最脆弱部位快速磨损。
在此技术框架下,铰链系统的材质选择变得至关重要。采用液态金属这种高强度材料制造核心部件,理论上可显著延长iPhone Fold的使用寿命。值得注意的是,苹果早在2010年就曾将液态金属应用于iPhone和iPad的SIM卡取卡针制造,但若将其应用于手机核心部件,则将开创该材料在消费电子领域实质应用的先河(此前SIM卡针等配件应用不在此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