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流星湖(Meteor Lake)处理器尚未正式发布,但工程样品已在特定主板上完成运行测试。最新曝光的英特尔酷睿Ultra 9 185早期工程样品实物显示,确认该型号不支持超线程技术。

Cover Image

在流星湖正式登陆移动平台前,行业信息显示英特尔曾规划过桌面版本开发。尽管最终未投入市场,近期泄露信息证实英特尔已生产大量工程样品。其中编号“Q46W”的ES2阶段样品(第二代工程样本)尤其值得关注,这款被推测为酷睿Ultra 9 185的处理器实为移动平台酷睿Ultra 9 185H的衍生版本。参数显示其采用14核架构(6个性能核+8个能效核),但未配备超线程功能。

值得关注的是,该设计与部分中端酷睿Ultra 200S系列处理器架构相似,均适配LGA 1851插槽。实测显示这款流星湖酷睿Ultra 9 185确实能够在该插槽主板上正常运行,但由于缺乏官方支持,目前多数800系列主板无法兼容。泄露的CPU-Z测试数据显示,样品运行状态稳定:基础频率2.8GHz、加速频率4.5GHz,TDP范围覆盖65W至135W。作为对比,移动版本凭借超线程技术和额外两颗低功耗能效核,在单核/多核测试中分别取得734分和8162分的成绩,而桌面样品测得732.3分(单核)与5750.2分(多核)。

根据业内消息,英特尔早在2023年初就调整了流星湖桌面版的发布计划。作为该品牌首款多芯片封装设计的处理器,流星湖包含计算单元、图形单元、SoC单元和I/O单元四大模块,通过Xe-LPG架构实现了核显性能的显著提升。与专注能效优化的月湖(Lunar Lake)不同,流星湖最初定位是覆盖桌面/笔记本的高性能计算平台,其移动版至今仍保持着更多核心线程的配置优势——虽然月湖凭借图形性能与续航能力的突破性表现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


文章标签: #英特尔 #流星湖 #酷睿 #工程样 #LGA1851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