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英特尔资本(Intel Capital)在今年1月宣布计划从母公司英特尔(Intel)分拆时,这家自1991年起就承担着半导体巨头风险投资使命的机构迎来历史性转折。作为全球首个企业风险投资机构(CVC),其在35年间完成了对近2000家企业的投资,孵化出DocuSign、MongoDB和Hugging Face等科技明星企业,如今独立运营的决定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

Cover Image

对于在英特尔资本任职25年的副总裁马克·罗斯蒂克(Mark Rostick)而言,这次转型既是挑战更是机遇。1999年,原本从事技术许可法律工作的罗斯蒂克被朋友推荐加入团队,他回忆道:“只要能参与这场科技革命,我甚至愿意去擦地板。与全球顶尖人才合作,见证从零到百亿美元的成长神话——这种双重吸引力令人无法抗拒。”

在罗斯蒂克的职业生涯中,他亲历了机构向1800余家企业投入超200亿美元资金,完成700多次投资退出的全过程。据其透露,分拆议题其实早有讨论,核心始终围绕独立运营的灵活性与母公司资源支持的平衡难题。直到2023年秋季,具体方案才最终成型。他与机构负责人安东尼·林(Anthony Lin)逐步推动团队适应新定位,期间经历了复杂的战略调整。

“我们的投资业绩具备独立募资的底气。”罗斯蒂克特别指出,在风投行业整体退出艰难的2023年,其投资的Astera Labs成功上市(当前市值98亿美元)具有示范意义。PitchBook数据显示,去年全美风险投资退出总额仅为1492亿美元,较2019年的3120亿美元大幅缩水。

转型过程并非一帆风顺。Axios早前报道披露,包括任职超20年的马克·莱登(Mark Lydon)在内的四位董事总经理在谈判期间离职,不过英特尔资本发言人强调离职与分拆计划无关。与此同时,母公司英特尔自身也处于动荡期:前CEO帕特·盖尔辛格(Pat Gelsinger)突然退休(据称曾参与分拆讨论)、俄亥俄州芯片工厂建设延期、Falcon Shores AI芯片项目取消,新任CEO陈立武(Lip-Bu Tan)或将推动全面改革。

据罗斯蒂克介绍,新机构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独立,虽未确定最终名称,但将延续原有投资策略——以英特尔作为锚定投资者,专注人工智能、云计算、终端设备及前沿科技领域的早期初创企业,并立即启动独立募资。“市场会给出最终评判,但我们的日常运作仍在正轨:持续筛选新项目,按计划追加投资,有序推进投资组合退出。”这位资深投资人坦言转型充满挑战,但团队已做好充分准备。


文章标签: #风投 #英特尔 #分拆 #转型 #科技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