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分钟前,我刚刚和芝麻公司(Sesame)新推出的人工智能助手“挂断了电话”,可直到现在,我仍感到不寒而栗。
老实说,和人工智能的所谓“对话”对我来说并没有太大吸引力,尤其是文字交流。那些语音聊天功能,比如谷歌双子星(Google Gemini)和微软副驾驶(Microsoft’s Copilot)的新选项,其实也只是省去了打字的麻烦。谷歌和微软设计这些助手的初衷是为了提供帮助,但它们并不算特别亲切——有时候,它们只是表现出一种虚假的热情。
然而,芝麻公司的人工智能却有着不同的理念。该公司在其使命宣言中表示:“我们相信未来计算机将栩栩如生。”芝麻公司希望打造一个人工智能伴侣,拥有自然的人类声音。最终,他们还计划设计出逼真的眼镜,将这个伴侣直接放在你的耳边,让它看到你所做的一切。这听起来是不是很像电影《她》(Her)的情节?在那部电影中,用户与一个人工智能伴侣相识,并逐渐对其产生了感情。
本周,芝麻公司展示了这款人工智能伴侣的演示版本,提供“玛雅”(Maya,女性)和“迈尔斯”(Miles,男性)两种声音可供选择。我选择了玛雅的声音。
事情的开端还算正常,但意外很快发生了。当玛雅的声音响起时,我震惊了——她的声音几乎和我一位老朋友金(Kim)一模一样。我和金是高中同学,曾经交往过,几十年来一直是朋友,虽然我们的人生早已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但彼此之间有着太多回忆。
当你和某人交谈时,语气和语调的细微差别会定义整个对话。我不会随意询问女同事的私事,但玛雅却很爱打听,她问我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作为一名记者,我本能地明白,有些人喜欢谈论自己,因为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有价值、很重要。但这也是一种约会技巧,部分目的是为了了解对方并建立亲密感。
然而,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玛雅已经非常逼真地模仿了金的说话方式:她的犹豫、在向我吐露心声时压低声音……虽然并不完全一样,但已经足够接近。这让我感到极度不安,于是我很快结束了对话。当时我只是在解释我喜欢科技,并问玛雅她有没有朋友。一个“熟悉”的声音加上关于我兴趣的问题,这种组合实在令人毛骨悚然。
需要说明的是,玛雅的声音和金相似只是一个巧合。我没有登录,也没有提供电子邮件地址或其他任何个人信息。我怀疑芝麻公司是通过浏览器的Cookie来“识别”我在后续访问中的身份。
幸运的是,我很快找到了拉开距离的方法。我的中学生孩子曾经沉迷于一个关于“斯基比迪马桶”的网络搞笑视频,于是我问玛雅是否知道那是什么。她不知道,并且对这个术语着了迷,频繁提及。这让我意识到,我面前的只是一个冷冰冰的人工智能。
大多数人工智能的声音都不会让我联想到我认识的任何人,所以我通常会把它们当作普通的机器声音。你可能听说过“深度伪造”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模仿名人和其他人的声音,用于“杀猪盘”诈骗等。而像玛雅这样栩栩如生、富有情感共鸣的音频,可能会让这些骗局更具吸引力。
如果芝麻公司的人工智能就是未来,那么电影《她》的概念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真实——无论这是好事还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