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年初至今的游戏硬件报道,关于PC端VR的内容可谓凤毛麟角。这种现状令人遗憾,因为2025年新技术很可能会推动VR体验向前迈进——至少能更接近所有VR玩家梦寐以求的无缝高画质境界。这里我主要指的是英伟达(Nvidia)RTX 50系列与AMD(超威)Radeon RX 9000系列显卡将为VR游戏性能带来的变革。

Cover Image

在展开分析前,让我们先快速回顾2024年PC端VR的性能表现。

这一年我们看到部分玩家在PC端VR游戏中采用了英伟达RTX 40系列和AMD 7000系列显卡。升级用户普遍获得了帧率提升,YouTube博主们在《赛博朋克2077》和《iRacing》等游戏中展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帧数表现。RTX 40系列新增的第三代光线追踪技术增强了阴影与光照效果,AMD 7000系列显卡的光追性能同样有所改善。

尽管2024年的旗舰显卡较前代性能提升显著,但仍难以达到平面游戏的帧率水平。像RTX 4070这样的中端显卡虽能在3A级VR游戏中提供可玩体验(平均帧率约70-78fps),但鲜有突破100fps的情况。简而言之,即便对2024年的顶级显卡而言,VR仍是不小的挑战——这其实不足为奇,由于立体渲染和广视角需求(特别是3K等高分辨率下),VR对硬件的要求本就比平面游戏苛刻得多。

虽然目前性能测试数据有限,但英伟达与AMD今年发布的新品必将推动VR游戏体验升级。尽管这些显卡未必能让VR成为主流,但无疑会带来更流畅无缝的体验。考虑到即将释放的额外性能,连我都开始期待重新启用尘封的VR头显了。

首批RTX 5090对比RTX 4090的VR基准测试结果就相当诱人:Meta Quest 3平台测试显示,《地铁:觉醒》性能提升236%,《红色物质2》提升151%,《上古卷轴5:VR版》提升47%。但需注意,当前RTX 5090高达2000美元的定价与1000W电源建议,使其处于令多数玩家咋舌的价位区间。因此包括我在内,许多用户可能会选择降级的RTX 50系显卡进行升级。

英伟达RTX 5080、RTX 5070 Ti和RTX 5070在PC端VR中的表现虽相对保守,但仍值得期待且性价比更高。特别是RTX 5070 Ti,其性能接近RTX 4090,首发价仅749美元(后者为1599美元),以更亲民的价格消除3A级VR游戏的卡顿问题,这对玩家无疑是利好。

AMD的旗舰显卡同样为PC端VR游戏带来显著性能提升。以RX 9070 XT为例,其性能较前代RX 7900提升约42%,能大幅优化VR游戏的流畅性与体验。

得益于光线追踪技术升级,PC端VR玩家还将见证更逼真的光影效果。例如RTX 50系列搭载的第四代光追核心,预计将光追性能提升15%-30%。

新一代RTX 50系列显卡用户可期待在高分辨率下获得更快的加载速度,这归功于GDDR7显存——其带宽较前代GDDR6X提升33%,传输速率高达32Gbps(GDDR6X为24Gbps),这对图形负荷极高的单眼4K VR游戏尤为重要。

AMD Radeon RX 9000系列显卡配备16GB GDDR6X显存,虽不及英伟达新品迅猛,但表现依然出色。

RTX 50系列还有两项值得期待的新特性:支持120Hz以上单眼4K头显的DisplayPort 1.2a接口,以及针对多视图(MV-HEVC)的4:2:2专业级色彩编码支持。后者将让VR游戏呈现比当前4:2:0压缩更鲜艳的色彩表现。

从2024年玩家反馈来看,这两项技术已对部分VR游戏产生影响。但支持这些技术的VR游戏仍屈指可数,2025年恐难有改观。目前支持作品包括《上古卷轴5:VR版》《微软模拟飞行》《无人深空》及《VR Kayak Mirage》等。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支持这些技术的VR游戏也未能完全发挥其功能。例如DLSS 4的多帧生成功能仍未被VR游戏采用,事实上该技术反而会相比VR帧预测方案增加延迟。

若要充分体验今年上市的新一代轻量化单眼3K/4K VR头显(如4K版Pimax Dream Air和Shiftall MeganeX超轻8K头显),玩家势必需要升级前文提到的显卡。

游戏阵容方面,2025年将迎来多元化的作品矩阵——从休闲小品到重磅大作应有尽有。我个人特别期待时空穿越解谜游戏《Wanderer the Fragments of Fate》、益智游戏《Infinite Inside: The Lost Depths》,以及支持环境破坏的撞车游戏《FlatOut VR》。希望这些游戏的实际体验能如其概念般精彩。


文章标签: #VR #显卡 #游戏 #性能 #科技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