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TSMC)前联席运营官蒋尚义在台湾某活动上直言不讳地剖析了英特尔(Intel)面临的芯片制造困局。这位曾参与台积电创始团队、于2013年离任的半导体行业元老,在台湾清华大学校长出席的新书发布会现场指出:英特尔应调整战略聚焦成熟制程领域,而非在先进制程战场与台积电正面对抗。他更以辛辣比喻形容行业格局变迁——昔日的芯片业“王者”英特尔,如今已降格为“无名小卒”。

Cover Image

行业元老断言竞争格局生变

面对英特尔新任首席执行官陈立武(Lip-Bu Tan)提出的两大战略目标——推进18A制程量产与打造代工业务体系,蒋尚义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发展建议。虽然18A制程若成功量产可使英特尔在技术节点上追平台积电的2纳米计划,但这位资深从业者认为,通过并购成熟制程企业实现差异化竞争才是更务实的选择。

蒋尚义回顾台积电创业史时透露,早期面对英特尔的全面技术压制,台积电唯有通过成本控制策略才能获得生存空间。他建议英特尔效仿此道,将资源投向专业从事成熟制程生产的半导体企业。这番言论虽未指名道姓,但业界普遍认为台湾联电(UMC)与美国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正是其口中的理想并购标的。

解密晶圆代工霸主崛起密码

在分析台积电超越联电的关键转折时,蒋尚义着重强调了自主技术路线的重要性。当联电选择与IBM合作研发时,台积电坚持走自主研发道路,最终突破英特尔构筑的技术壁垒。这种战略定力为其赢得了数百家客户构建的生态系统,而服务庞大客户群锤炼出的量产能力,已然成为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核心优势。

这位亲历者的深度复盘,不仅揭示了半导体产业格局变迁的内在逻辑,更为全球芯片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战略视角。随着行业竞争进入新阶段,曾经的技术路线选择与生态体系建设,正在持续释放深远影响。


文章标签: #半导体 #台积电 #英特尔 #芯片制造 #战略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