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水银蒸汽(MercurySteam)工作室公布了动作角色扮演游戏《烈焰之刃》(Blades of Fire),这家西班牙工作室确认该作是经典游戏《黑暗之刃:天罚》(Severance: Blade of Darkness)的精神续作。作为对水银蒸汽前身叛逆行动(Rebel Act)工作室开发的《黑暗之刃》记忆深刻的玩家,我原本期待这部充满粗粝美学的砍杀游戏能获得《战神》级别的重制待遇。但在看完首段实机演示后,我发现这部作品似乎过度借鉴了圣塔莫尼卡工作室的经典设计。
在这段未经剪辑的五分钟演示中,主角阿兰·德·利拉(Aran de Lira)穿梭于繁花盛开的林地,先后与哥布林模样的生物和蹒跚的亡灵展开激战。战斗结束后,阿兰通过解谜与一具“极光诅咒圣骑士”的尸体产生互动——尽管这个称谓的具体含义尚未明晰。
从技术层面看,游戏呈现可圈可点:战斗系统扎实有力,特别是阿兰佩剑突然碎裂后,被迫用残存剑柄作战直至切换战锤的段落令人印象深刻。锻造新武器似乎是核心机制,虽然演示未直接展示打造过程,但阿兰通过锤击石封铁砧解锁传送节点的场景也颇具视觉张力。
但所有元素都笼罩着《战神》系列的既视感:从战斗系统的节奏把控,到美术风格的色调运用,甚至连场景结构都令人联想到圣塔莫尼卡的杰作。在视频尾声处,阿兰与同伴阿德索(Adso)接近的圆形石门,简直像是直接从《战神》的米德加尔特搬来;而栖息在旗帜上的魔法鸟,则让人瞬间联想到奎托斯能用利斧击碎的奥丁渡鸦(不过阿兰并未对飞禽痛下杀手)。
这种浓重的模仿痕迹使得作品与《黑暗之刃》的独特气质渐行渐远。叛逆行动工作室当年的创作更接近《黑暗之魂》的幽邃氛围,其灵感来源于罗伯特·霍华德《野蛮人柯南》系列的诡谲基调。而目前《烈焰之刃》尚未展现出类似的黑暗特质。
我完全理解开发者的商业考量——比起25年前小众的PC平台砍杀游戏,圣塔莫尼卡重启的《战神》显然更具市场认知度。本就不该苛求制作组完全复刻前作,但目前演示呈现的更像是一部完成度稍逊的《战神》模仿品。
当然,这段演示仅是管中窥豹。无论最终是否延续《黑暗之刃》的精神内核,我们都期待正式版能在《战神》框架下塑造出更鲜明的个性特征。答案揭晓之日并不遥远,《烈焰之刃》将于5月22日正式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