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iPad产品线遵循"入门、进阶、旗舰"三级定价策略,但消费者始终主要购买价格两极的机型。消费者情报研究伙伴公司(CIRP)的研究报告揭示了耐人寻味的市场现象:过去五年中,配备M系列芯片的iPad Pro在美国市场占据38%-48%份额,2024年甚至与售价仅为其三分之一的入门款iPad形成均势。
市场数据显示本应作为主力产品的iPad Air正面临定位尴尬。虽然2022年升级了M1芯片、5G网络和智能居中人像摄像头,但该机型份额从长期稳定的20%骤降至2024年的15%。分析认为其2499元起售价在性能接近专业版iPad Pro的情况下,难以和采用全面屏设计的新款基础版iPad竞争。
主打便携特性的iPad mini市场份额连续四年下滑,从2021年的14%降至2024年的9%。硬件配置六年未更新使其竞争力锐减,大屏iPhone与高性价比基础款iPad的双重夹击下,599美元(约合人民币4360元)的定价显得格外突兀。
研究指出这种两极分化的购买趋势折射出苹果的品牌溢价效应。忠实用户群体普遍呈现出高收入弹性与强品牌认同特征,这种特质形成强大的消费引力。只有当通货膨胀加剧时,部分消费者才会转向999元起售的第九代iPad。
业内人士关注的核心悬念在于:面对经济波动,苹果是否会调整其坚持多年的高端优先战略。历史经验显示库比蒂诺(Cupertino)的应对策略通常是推出更强大的M4芯片、更优质的Mini-LED显示屏,以及更具吸引力的Apple Pencil配件——这正是其深谙消费心理的商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