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消息显示,AMD针对移动平台开发的Strix Halo处理器或将突破原有定位,其搭载的突破性核显性能可能彻底改变传统桌面电脑的硬件组合方式。这款APU通过独特的芯片架构设计,首次让集成显卡展现出媲美独立显卡的图形处理能力。
该处理器采用与常规Strix Point Zen5系列不同的架构设计,通过在I/O芯片上集成多达40个计算单元,打造了史上最强的核显配置。根据深度求索R1 AI基准测试数据,AMD锐龙AI MAX+ 395(开发代号Strix Halo)的AI性能甚至达到RTX 5080显卡的三倍以上。尽管该芯片专为移动平台设计,采用FP11接口且物理尺寸大于锐龙9000系列桌面处理器,但仍存在变通方案使其应用于桌面平台。
这种创新方案的可行性已有先例可循。去年Minisforum推出的BD770i/BD790i主板,成功将锐龙7745HX和7945HX移动处理器移植到桌面系统。值得关注的是,在哔哩哔哩发布的专访中,华硕中国区总经理Tony(徐彦钧)向AMD CEO苏姿丰博士提出将Strix Halo引入桌面市场的建议时,获得了“当然,这完全可行!”的积极回应。
行业观察人士分析,这种移植方案可能参考了Framework Desktop的模块化系统设计。该厂商近期推出的锐龙AI 300系列(开发代号Krackan Point)产品线已实现桌面/笔记本平台的兼容应用。若该设想实现,用户将能在迷你主机形态下获得超越主流移动APU的性能表现,无论是处理复杂计算任务还是运行图形密集型应用,都无需额外配置独立显卡。
此类创新平台在保留核心扩展能力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以BD790i或Framework主板为例,既支持标准内存和存储设备升级,又能适配紧凑型机箱结构。虽然无法像传统台式机那样自由更换CPU或散热系统,但其在能效比方面的突出表现仍具有强大吸引力。对于全球数百万追求小型化主机、期望在300瓦功耗内流畅运行3A大作的用户群体而言,这项技术突破可能成为改变行业格局的关键。
对于硬件制造商来说,这意味着可以打造出比现有Strix Point设备更小巧的迷你PC产品,在保持便携优势的同时大幅提升图形处理能力。尽管AMD尚未正式公布相关计划,但APU技术的持续演进已为未来硬件生态描绘出令人期待的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