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智能体(Agent)"尚未形成明确定义的当下,一家名为浏览器应用(Browser Use)的初创公司正通过技术创新引发行业震动。这家源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的创业团队,凭借其开创性的网站"可读性"增强方案,成功斩获由费利西斯风投(Felicis)领投的17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投资方还包括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A Capital等知名机构。

Cover Image

两位联合创始人马格努斯·穆勒(Magnus Müller)与格雷戈尔·祖尼克(Gregor Zunic)的相遇颇具传奇色彩。这对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数据科学硕士校友,将穆勒深耕多年的网络爬虫技术与祖尼克的数据科学专长相结合,开创出突破性的浏览器任务引导技术。该技术通过将网页元素转化为结构化数据,有效解决了传统智能体的技术瓶颈。

"现有方案依赖视觉识别系统,通过截图导航网站就像蒙眼走迷宫。"穆勒形象地解释道,"我们的技术让智能体'看见'网页的真实结构,就像给导航系统装上了高精度地图。"这种将按钮、表单等交互元素转换为"类文本"格式的创新,不仅显著提升操作稳定性,更使自动化任务的执行成本降低70%以上。

这项技术突破已产生显著市场效应:超过20家Y Combinator(YC)冬季孵化企业采用该方案,领英(LinkedIn)等频繁更新界面的平台成为首批受益者。中国初创公司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在其现象级产品Manus中集成该技术后,更推动其知名度呈指数级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其独特的开源策略——核心代码库仅五周便完成开发并对外开放。这种开放生态建设思路,配合创始团队深厚的技术背景,成为吸引费利西斯等顶级风投的关键。正如费利西斯合伙人阿斯塔西娅·迈尔斯(Astasia Myers)所言:"他们正在搭建智能体与数字世界对话的通用语言,这是实现端到端自动化的基础架构。"

随着全球AI竞赛进入智能体时代,浏览器应用(Browser Use)的技术革新正在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边界。其构建的"数字世界解析层",或许将成为下一代互联网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文章标签: #AI #导航 #融资 #创新 #技术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