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技界迎来了一项令人瞩目的突破——澳大利亚公司Cortical Labs开发出了一台由实验室培育的人类脑细胞驱动的计算机。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相关报道也迅速在科技圈传播。
这台名为CL1的计算机被誉为世界上首台“可部署代码的生物计算机”,目前已经开启了预订,价格大约在3.5万美元左右。对于不想购买设备的用户,Cortical Labs还推出了“生物硬件即服务”(Wetware-as-a-Service),用户可以通过云端租赁生物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享受其强大的功能。
CL1的核心是由实验室培育的神经元构成,这些神经元生长在玻璃和金属电极阵列上,并与59个电极相连,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神经网络。为了维持这些神经元的存活,该系统被封装在一个生命维持单元中,通过模拟人体器官功能,如心脏泵血、类似肾脏的废物过滤以及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的气体混合,为神经元提供必要的生存环境。
据Cortical Labs介绍,这些神经元被放置在营养液中,并通过公司的生物智能操作系统(biOS)接收信息。该系统创建了一个模拟世界,神经元在其中接收感官输入,并产生能够影响环境的反应。CL1被设计为一个高性能的闭环系统,神经元能够实时与软件进行交互。该系统可以存活长达六个月,并且兼容USB设备。
为了展示这项技术的潜力,Cortical Labs通过让CL1学习玩经典游戏《乒乓球》(Pong),展示了其早期版本的功能。公司声称,生物计算机在理解智能的基本机制方面,有望与数字人工智能系统相媲美甚至超越它们。
Cortical Labs的首席科学官布雷特·卡根(Brett Kagan)表示,一个由120台CL1设备组成的网络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关于基因和蛋白质如何影响学习的深刻见解。此外,该技术还可以用于药物开发和疾病建模,通过在分子水平上模拟神经过程,为医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这项创新不仅展示了生物技术与计算机科学的深度融合,也为未来的智能技术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随着生物计算机的逐步发展,我们或许将见证一个全新的智能时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