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大规模数据泄露和裁员风波后,知名基因检测企业23魔方(23andMe)近日正式申请第11章破产保护。由于该公司掌握着大量敏感基因数据,其寻求收购方的举动立即引发核心争议:若企业易主,用户数据将面临何种命运?
美国多家权威媒体报道显示,隐私保护专家对此普遍持审慎态度。主要风险集中在三个层面:
用户数据可能作为企业资产被整体转让
新所有权方可能制定全新隐私条款
政策变更可能导致隐私保护力度减弱——例如开放向第三方机构转售数据
第三项风险尤为值得警惕。与医疗机构不同,23魔方的检测数据不受美国《健康保险流通与责任法案》(HIPAA)约束。该法案严格规范医疗信息的访问权限、存储标准及患者知情权。由于23魔方不属于医疗机构,新持有者理论上拥有更大权限处置用户基因数据。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美国《基因信息非歧视法案》(GINA)明确禁止保险公司和雇主基于基因信息实施歧视。这意味着即使存在数据扩散风险,法律仍禁止特定机构以此作为保险核保或雇佣决策依据。
如果用户认为现有法律保护足够充分,可选择持续关注事件进展。无论是当前还是未来找到买家后,任何新条款的生效都必须获得用户明确同意。
但在这个数据安全充满变量的时代,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例,其深度应用可能带来新型威胁:基因信息泄露会否催生针对特定遗传特征的定向诈骗?寿险公司是否可能借助AI精算模型拒绝承保?
对于存在担忧的用户,建议采取数据自主管理措施(操作前请先下载个人报告备份):
登录账户→设置→23魔方数据板块→点击查看
下载数据:在设置页面上方选择基因数据格式
删除数据:滑动至“删除数据”板块→选择“永久删除数据”
系统将发送确认邮件,需点击链接完成最终验证。
建议同步检查两项重要设置:
若曾授权保留唾液样本和DNA,可在“偏好设置”中撤销并申请销毁
若曾同意将数据用于科研项目,需在账户设置的“研究与产品授权”中撤回许可
目前23魔方尚未达成任何收购协议,联合创始人兼前CEO安妮·沃西基(Anne Wojcicki)仍在尝试回购公司。需要强调的是,任何新隐私条款必须获得用户同意才能生效。
个人基因数据堪称数字时代最敏感的隐私拼图。在这个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深度交织的当下,每个选择都值得慎重权衡——毕竟这些遗传密码不仅关乎当下,更可能影响未来数代人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