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机器人公司1X首席执行官伯恩特·伯尼克(Bernt Børnich)近日宣布,其研发的人形机器人Neo伽马(Neo Gamma)计划于2025年底前在"数百至数千个"家庭展开早期测试。在英伟达GTC 2025大会期间接受TechCrunch专访时,这位CEO透露:"今年Neo伽马将正式进入家庭环境。我们需要邀请先锋用户共同参与系统开发,让机器人在真实生活场景中学习成长,这需要用户将其接入家庭环境并协助训练行为模式。"

NEO_portrait

家用仿人机器人领域近期竞争日趋激烈。美国湾区科技公司Figure凭借社交媒体造势,已在今年2月宣布将于2025年启动同类产品的家庭测试。据彭博社后续报道,该公司正以高达400亿美元的估值寻求15亿美元融资。值得关注的是,1X的重要投资方OpenAI据传也在布局自主仿人机器人研发。

将金属结构的机器人引入家庭生活,对于整个行业而言仍存在显著风险。这种挑战让人联想到自动驾驶车辆上路测试时面临的公共安全压力。伯尼克坦言,Neo伽马要实现商业化规模应用和完全自主运行仍有很长的技术突破之路。

现阶段Neo伽马已能通过AI系统实现基础行走平衡,但尚未具备完全自主行动能力。为推进家庭测试,1X采取"渐进式引导策略":由远程操作员通过实时摄像头和传感器数据监控,直接控制机器人的肢体动作。

这些家庭测试将产生关键训练数据。早期用户的使用场景将帮助构建大型数据集,用于持续优化公司自主研发的AI模型。虽然获得OpenAI技术支持,但伯尼克强调公司核心AI技术均为自主开发,仅在某些特定场景下与OpenAI、英伟达等合作伙伴进行联合训练。

针对用户隐私担忧,公司发言人通过邮件声明回应称:客户可自主设置权限,决定何时允许技术人员查看Neo伽马的环境数据,无论是用于系统调试还是远程操作。

今年2月首次亮相的Neo伽马是1X首款具备双足行走能力的实验室外测试机型。相比前代产品Neo贝塔(Neo Beta),该机型搭载升级版AI系统,并采用针织尼龙防护外壳以降低人机互动风险。

在GTC大会的实景演示中,Neo伽马展示了客厅环境下的基础功能,包括自主吸尘、浇花及避障行走等任务。不过部分动作仍需人类操作员远程协助完成。在演示过程中,机器人曾因剧烈震颤倒入伯尼克怀中,技术人员解释该状况由现场网络波动及电量不足导致。

与Figure的测试计划相似,1X的先锋用户项目尚未公布具体实施方案。虽然官网已开放预约通道,但商业化策略仍不明确。公司发言人承诺将在后续阶段提供详细说明。即便今年能有数千用户体验这款仍需人工辅助的初代产品,真正实现自主运行的仿人机器人走进普通家庭仍需数年时间积累。


文章标签: #机器人 #1X #Neo伽马 #AI #家庭测试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