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年度致信中,YouTube首席执行官尼尔·莫汉(Neal Mohan)将人工智能列为公司2025年的四大战略重点之一。他指出,YouTube正在大力投资人工智能工具,以帮助创作者提升内容创作效率和质量。这些工具包括视频创意生成、缩略图设计以及语言翻译等功能。其中,语言翻译功能将在本月向YouTube合作伙伴计划中的所有创作者开放,而另一项人工智能功能则可以通过识别用户的年龄来提供更精准、更符合年龄特征的内容推荐。
在过去一年中,YouTube还推出了一系列创作者工具,例如生成图像和视频背景的功能,以及为短视频添加音乐的功能,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创作者的内容制作方式。
然而,将人工智能引入视频创作领域并非没有争议。一些人担心,大量低质量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可能会充斥YouTube,从而稀释平台的内容价值。不过,这种观点并非主流。许多人认为,人工智能应该被视为一种辅助创作的工具,而不是取代创作者的创造力。它可以帮助创作者更高效地完成工作,而不是完全取代人类的创意。
除了提升创作效率,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创作者扩大受众范围。例如,自动配音功能可以让创作者轻松地将视频翻译成多种语言,从而突破语言障碍,接触到更广泛的观众群体。尼尔·莫汉在信中提到,自动配音功能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向YouTube合作伙伴计划中的所有创作者开放。
此外,YouTube还计划投资开发工具,以检测和控制平台上人工智能的使用。这包括扩大与创意艺术家经纪公司(Creative Artists Agency, CAA)的合作试点项目,让更多人能够使用能够识别和管理包含其肖像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技术。去年秋季,YouTube宣布推出一套新的AI检测工具,旨在保护创作者的权益,防止他们的肖像——如面部和声音——被未经授权地复制并用于其他视频中。YouTube现有的内容识别系统(Content ID)将扩展功能,以识别通过人工智能工具制作的模拟面孔或声音。
尼尔·莫汉还提到,YouTube今年将部署机器学习技术来估算用户的年龄,以便为他们提供更符合年龄特征的体验和推荐。不过,他并未透露该技术将如何确定年龄,或者如果人工智能出现错误将如何处理。
事实上,像Facebook、Instagram、TikTok等其他社交媒体平台已经使用年龄估算和验证技术多年,YouTube的这一举措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行业趋势。
除了人工智能领域,YouTube在2025年的其他战略重点还包括:将YouTube打造成文化中心(尽管有人认为这一地位已经被TikTok占据);把YouTubers打造成好莱坞新星;以及进一步强调YouTube在电视端的重要性。如今,电视已经超越手机,成为美国观看YouTube的主要设备。
总的来说,YouTube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和战略调整,旨在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用户体验和创作者效率,同时确保平台内容的多样性和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