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CEO黄仁勋首次公开回应了中国人工智能公司深思科技(DeepSeek)。他认为投资者对深思科技的反应过度,并且对人工智能市场的理解存在偏差。
在深思科技发布R1人工智能模型时,这一事件被视为人工智能市场的一个重大里程碑。然而,对于英伟达来说,这一天却并不美好。公司市值在当天暴跌6000亿美元,黄仁勋个人财富缩水超过20%。显然,投资者对深思科技的成就并不买账。不过,在最近接受采访时,黄仁勋却对深思科技的成就表示赞赏,并认为投资者对人工智能市场的认知出现了偏差。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他们曾有一个思维模型:世界分为预训练和推理两个阶段。推理就是向人工智能提出问题并瞬间得到答案。但黄仁勋指出,这种认知显然是错误的。
对于那些还不清楚为何股票抛售被触发的人来说,深思科技R1的训练成本约为500万美元的消息,引发了市场对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是人为制造的误解。然而,深思科技的“低训练成本”其实只是一种误导。据报道,深思科技在人工智能硬件上投入了超过10亿美元,这表明该公司同样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持。
深思科技成功进入的一个领域是拥有强大的“开源”人工智能模型。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加入其中,进一步完善产品。同时,这也允许组织和个人根据自身需求对人工智能模型进行微调,使其能够在本地化的人工智能环境中运行,并以最高效率利用硬件资源。在深思科技之前,由于OpenAI推动了市场的炒作,人们对开源模型的看法普遍较为消极。
如今,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英伟达即将于2月26日举行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此次会议可能会让我们了解到,在深思科技事件和最近的Blackwell人工智能产品问题之后,英伟达的盈利能力受到多大的冲击。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尽管面临来自深思科技的竞争,对算力的需求仍然围绕着英伟达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