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20年里,游戏图形硬件领域最重要的分水岭无疑是“上采样”技术的出现。而英伟达(Nvidia)的DLSS(深度学习超采样)技术在2019年发布时,成为了这一转折点的关键标志。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DLSS从一个想法到作为一项新功能向公众宣布,仅用了短短两周时间。而这一切似乎都源自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Jensen Huang)的灵光一现。
这一消息听起来确实令人震惊,但相比之下,英伟达将DLSS视为一种为显卡收取更高费用的工具这一事实,就显得不那么意外了。这些内幕都来自一本关于英伟达的新书——《英伟达之道:黄仁勋与科技巨头的崛起》(The Nvidia Way: Jensen Huang and the Making of a Tech Giant)。作者Tae Kim在书中透露,2018年,黄仁勋在SIGGRAPH大会开幕演讲前两周,邀请高管们提出创意,希望找到一些真正能震撼观众的东西。
当时,有人建议采用一种新的DLAA(深度学习抗锯齿)技术。但黄仁勋认为这还不够。他觉得“更好的画面效果不会卖出太多显卡”。不过,这个建议却激发了他的灵感。Tae Kim解释说,黄仁勋当时想到:“与其用深度学习抗锯齿技术来改善已经很出色的图像,不如利用Tensor核心让低端显卡的性能达到高端显卡的水平呢?”具体来说,英伟达可以利用图像增强功能来采样和插值额外的像素,这样一款原本设计用于以1440p(也称为“四倍高清”)分辨率渲染图形的显卡,也能以更高的4K“超高清”分辨率生成图像,并且帧率保持相似。人工智能将被用来填充细节,把低分辨率的1440p图像提升到更高分辨率的4K图像。
黄仁勋兴奋地表示:“如果你们能做到深度学习超级采样,那将是一件大事。”英伟达研究团队的Aaron Lefohn回应说这可能可行。一周后,Lefohn告诉黄仁勋,他们对这种深度学习超级采样(DLSS)的早期研究结果非常令人鼓舞。黄仁勋当即决定:“把它们放到演讲的幻灯片上。”就这样,DLSS在SIGGRAPH大会的演讲中首次被提及。英伟达高级研究员David Luebke对Tae Kim说:“研究人员发明了这个了不起的技术,但黄仁勋看到了它的真正价值。这并不是他们原本所想的。这体现了黄仁勋作为领导者的远见卓识,以及他出色的技术眼光和商业智慧。”
这个故事听起来确实很精彩。事情真的是这样发生的吗?黄仁勋真的在瞬间就想出了如今已成为英伟达显卡在过去20年中最重要差异化特征的技术吗?这似乎有些难以置信,但也并非不可能。更让人信服的是,黄仁勋很快就看到了DLSS的商业潜力。Tae Kim在书中写道:“他看到了一项技术的潜力,并将其转化为更具商业价值的新功能。如果DLSS有效,英伟达的整个产品线,从低端到高端,都将变得更加高效,从而更有价值,英伟达也就可以收取更高的价格。”
尽管《英伟达之道:黄仁勋与科技巨头的崛起》(The Nvidia Way: Jensen Huang and the Making of a Tech Giant)这本书总体上对英伟达和黄仁勋的描绘非常正面,但对任何对PC技术感兴趣的读者来说,它仍然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即使DLSS的诞生并非完全如书中所描述的那样,但从一个简单的创意到在大会上被公开讨论,这一过程本身就足够令人惊叹了。